第七十五章 仁政(1/3)
大清是八旗的大清,想当皇帝,就得笼络八旗人心。
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是个大好人,为了当皇帝,不对,为了满汉一家,他决定实施“仁政”。
多尔衮的“仁政”,获得了八旗将士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爹亲,娘亲,不如摄政王亲啊!
“仁政”一共六条:圈地、投充、逃人、占房、剃发、易服。
其一、“圈地法”。
这条最好,八旗子弟最喜欢!
进了北京城后,旗人不容易啊!拖家带口的,总得吃饭不是?
于是摄政王他老人家下令了:圈地令,一共下了三次。
名义上说是把近京各州县“无主荒田”,分给东来诸王、勋臣、兵丁人等,实际上却是不分有主无主,大量侵占畿辅地区汉族居民的田产。
八旗子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骑着马跑,能跑多远的距离,就得到多大的土地。所以民间又称“跑马圈地”。
一开始主要在畿辅地区,慢慢地扩大到北方各省。
圈地令,威力太大!所过之处,汉民们家破人亡!
大好人、摄政王多尔衮,看不下去了,他说,抢了人家的地,应该给人家补偿:“令户部传谕各州县有司,凡民间田产有为满洲圈占,兑换他处者,俱视其田产美恶,速行补给,务令均平”。
当然,这也仅仅是口头说说。谁都知道,摄政王和他的两白旗,圈得最多,也没见摄政王掏过一个铜板。
其二、“投充法”。
“投充”的意思是,投充旗下为奴。
八旗大爷们有了土地,总得有人替他们耕种呀;汉人没了地,也得吃饭呀。
摄政王大才,把双方都想到了。以“为贫民衣食开生路”为名,听任汉民投入旗下,以奴仆身分耕种田地。
在大清国,能给满人当奴才可是无尚的荣耀!
摄政王对汉人真的恩比天高!
其三、“逃人法”。
什么!有汉人不愿意做满人的奴才为满人耕地?
他们跑了。往哪跑?
摄政王下令,逃一次者面上刺字,逃二次者正法;窝藏逃人正法,妻子家产藉没给主。
其四、“占房令”。
八旗子弟进了京,总得有地方住呀,不然,刮风下雨怎么办?
别担心,摄政王他老人家早就为咱满人想好了。
把汉人从北京内城赶到外城,内城分给八旗将士住。
别乱,大家按品级分:“一品官给房二十间;二品官给房十五间;三品官给房十二间;四品官给房十间;五品官给房七间;六品、七品官给房四间;八品官给房三间;拔什库、摆牙喇、披甲给房二间”。
不用交房租,也不用装修,大家直接拎包入住。
听说摄政王他老人家,还计划在南京等地建满城。真是圣明啊!
其五、“剃发令”。
为了彻底实现满汉一家,摄政王又下令了:“各处文武军民尽令剃发,傥有不从,以军法从事”。
请注意,以军法从事!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汉人们,你们自己惦量着办!
还有,头不能乱剃,得有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