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哭庙(2/3)
“大人,不好了!那些读书人聚集在文庙闹事,还写了篇文章骂您!”
事情的起源不在科举,而在官绅一体纳粮;也不在官绅一体纳粮,而在于知府袁大人胃囗太大。
本来朱亨嘉定的夏税标准是十之二,并不重,一体纳粮就一体纳粮吧,读书人捏着鼻子也就认了。可袁大老爷不干呀,谁不知道袁大老爷妻妾几十个,开销大,不趁机捞点银子,不对,不趁机公忠体国一把,那这个知府不是白当了?
于是袁大老爷下令,让这些士绅们不仅要交今年的夏粮,还要补交以前欠朝廷的田赋。你们这些读书人也太可恶了,太祖优待你们,免了你们的杂役杂税,可太祖他老人家从来没说过要免你们正税呀!你们居然连田赋都不交,欠着。本官是个厚道人,太久远的欠税,本官也不追究了,两百年前的算了,一百年前的也作罢。这样吧,从六十年前,你们的爷爷的爸爸这一辈算,把欠朝廷的田赋给本官补齐喽。要是不交,哼哼!看是你们的屁股硬,还是本官的板子硬。
平乐府的士子们本来就对官绅一体纳粮不满,袁大老爷又火上添油让他们补缴六十年前的欠税,不干了,团结起来闹事。天下有钱的读书人是一家,他们知道监国重视科举,偏偏在县试这一天闹,除了几个家里没什么田产的穷童生还在贡院傻傻地挥笔应试外,其他人一致罢考,去文庙孔子的牌位前,哭至圣先师。
袁铭章来到文庙,只见一众士子们正跪在至圣先师的牌位前,哭得涕泪横流。
让手下取了《哭庙文》看,只见《哭庙文》写道:“崇祯十九年五月初十,平乐生员袁铭章,胆大包天,欺世灭祖,公然破千百年来之规矩,置圣朝仁政于不顾,伙同属曹,滥征赋税,鼠窝狗盗,偷卖公粮。罪行发指,民情沸腾。读书之人,食国家之廪气,当以四维八德为仪范。不料竟出衣冠禽兽,如袁铭章之辈,生员愧色,宗师无光,遂往文庙以哭之……”。
袁铭章一看此文,勃然大怒!混帐东西,你们居然敢骂本官贪腐,方圆几百里,谁不知道本官是清官,大清官!别看袁大老爷见了监国、阁老、六部上官,温良恭顺,比狗都听话,可在平乐府这一亩三分地,袁大老爷却是狼。你敢骂狼,狼自然要咬你。于是,袁大老爷让手下的衙役们驱散了闹事的士子,抓了为首的十三个人。又以破坏科举、拒缴国税为名,连夜向广西巡抚郑封行文申请,将这十三人斩首示众。
郑封自从被朱亨嘉任命为广西巡抚后,一直任劳任怨地推进《明定囯是诏》在广西施行。他看到了袁铭章发来的公文后,不敢怠慢,急忙找朱亨嘉汇报情况。
朱亨嘉听了郑封的汇报后,大怒:“这个袁铭章可恶啊!孤只是让他征今年的税,什么时候让他征以前的欠税了?他这是打着征税的名义捞钱!可恶!可恨!可杀!”
郑封不慌不忙:“监国,袁铭章虽然可恨,但此事您一定要站在他这一边,不然官绅一体纳粮就成了一纸空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