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功在千古(2/4)
正在自己桌上看奏折的谢迁听到徐溥的召唤,赶紧起身到了近前。双手接过奏章,快速浏览起来,心中大骇,浏览奏折之后又再仔细的看了一遍,才抬起头来看着徐溥、谢迁,没有说话。
“于乔怎么看希贤的奏折。”徐溥微微的眯着双眼,眼眸中流出一道微妙精光。
“徐公,希贤兄奏折中所谈之事,下官是闻所未闻,但女子难产、婴儿早夭之事也是时有所闻。至于是否有希贤兄奏折中说的难产者有两成五,下官无法判断。”谢迁实话实说,但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狐疑,“但我敢断言,此奏折应该不是希贤兄所写,背后必有捉刀之人。”
闻言,徐溥、李东阳二人微微一笑,没有表示反对。
“那么,于乔,就这封奏折形式而言,你有何看法?”李东阳其实也觉得刘健的奏折有蹊跷,但没有点破捉刀之事,毕竟同朝为官,彼此的脸面还是要的。
“刘公奏折的形式新颖,言之有物,言之有法,行之有度,实乃典范之作。”谢迁此人光明磊落,愿意直抒胸臆。说白了就是性子直,不会藏着掖着。“若我大明有一半官员能上刘公这样的奏折,那该多好啊!”
三人彼此看了看,又摇了摇头,一脸苦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希贤奏折中所言之事,实在难以评判,不如我们面圣请陛下定夺。”最后谢迁建议道。
暖阁内,坐在锦墩上的内阁三人将奏折呈上,弘治皇帝坐在御座之上,拿起来快速浏览了一遍,对于这个结论,弘治心里是有数的,刘健在密折中有所提及,只是没想到拿到数据之后,远超自己想想。微微皱了皱眉,开口说道,“三位卿家对此有何看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