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21 章(1/2)
戏忠没什么心思放在自己的算筹上,总会时不时望一眼门外,有没有人进来。
不期然课堂都过了,才见到两个猫着身子偷溜进来两人。
“都下课你们俩才回来,夫子这次又气了老半天,陈老夫子还等着陈衍去训话。”
被人抓个正着,陈衍有那么些许的尴尬,扬了杨嘴角指了指自己,确定吗?
戏忠点头那刻,陈衍心里拔凉拔凉地,“明明是郭嘉逃课,每次去训话却不包括他。”
特郁闷走出草堂,然陈衍才走远几步,郭嘉也走了出来,大庭广众之下面壁罚站。
默默转回头,好像发现了那么点的差别。
反思一番,他去研究粟米改良的事情,长者中除了陈寔和阴修,几乎没人知道,相当于也是在逃课。
敲了敲门,半会后才听到一声,“进来。”
“衍拜见祖父!”弯腰向上方的人行了一礼。
陈寔招招手,又指了指对面的蒲团,“先坐下吧!太守府刚来信,粟米苗出了问题是吗?”
提起这事,他还是非常自责,“是衍自己疏忽,忘了一开始种下秧苗时,是百姓自己的经验,且农田应该轮作。”
“颍川郡内其余各地情况更严重,你可想到方法治理?”
“暂时不能直接拿出药物来,陈家最近能买些兽骨吗?”
“这个作何用处?”陈寔不解地抚了下自己胡须。
陈衍使用的东西,最近是越来越奇怪,若非他知道具体情况,必然以为是某种巫术。
“具体是将它们研磨成粉末,提取里面的磷,红磷制农药和火柴。”
“火柴?”
“比火折子更方便,经摩擦生火,人们常说鬼火,就是因为尸体腐烂后白骨中所含的磷。”
陈寔好似被刷新三观,好半天没开口说话,一顿沉默冒出一句,“买兽骨可以,但吾可不听空口白话。”
“衍,明白!”
粟米改良上,陈衍若摆不出事实,第一关连阴修的面都不一定能见上。
陈衍来这也快有半年时间,颍川一偶终究困不住池中金鳞,陈寔本该更加高兴,但心中惆怅之气与日俱增。
“听说中常待给你留了封信,愿帮你打点一番好入洛阳太学,你的想法呢?”
陈衍有仔细考虑过时间,公元184年将会爆发大规模黄巾之乱,那时他尚不足十五。
“若是等到及冠之年,恐怕已经晚了,衍心中有自己看中明主,可他过于多疑,祖父早些时候恐怕也怀疑过这到底是不是妖术吧!”
陈衍心里很明白乱世一来,他就不仅仅只是把精力投放在农事上。
“如今他还寄希望在洛阳,心有一腔热血,虽然不能使其改变,但还是多少能影响一些。”
都撑不到陈衍及冠,陈寔暗自叹息了一声,国若乱遭殃的是百姓。
这次提醒让本来掩耳盗铃的陈寔,一心的忧思更加苍老不少。
“粟米还需选育良种,凡种植粟米的地方,希望能亲自去看看,近几年大部分地域会遭遇饥荒,希望祖父转告太守早做打算,高筑墙广积粮。”
讨论到未来的事情,陈衍绝对有一定的话语权,该说的不该说的,陈衍都说了。
陈寔一手捋着胡须,陷入在自己的思绪中,拱手行礼后退出房内。
继续回了草堂内,一直等到上完今天的课。
才赶忙跑了回去,郭嘉唤了几声陈衍都没听见,他还得熬夜手抄一份菜谱。
乃至第二天,赶至书院几人见面时,陈衍完全一副没怎么睡醒的样子,手里抱着布包,听见有人叫他后,揉了揉惺忪的双眼。
郭嘉好奇指了指那个布包,按陈衍脾性他若是热情,帮人绝对帮到底,就因为猜到才更惊讶,“你不会把佐料都给备上了吧!”
“陈七准备的东西,衍在抄菜谱,只是想着很多佐料你们不一定找的到。”
一边语气闷闷地说着话,一边解开布包,掏出数卷木简递向郭嘉。
然郭嘉当时都只以为陈衍只是说说而已,却没想到一切弄地如此周到。
“荀彧好像过来了,要不你这个直接给他。”郭嘉眼神示意着陈衍他身后有人。
一手揽着布包,另一手捧着木简,转过身时荀彧就在他面前。
张了张嘴惊讶声还没喊出来,就将手里的东西,一股脑塞到荀彧手中。
不明所以的荀彧,压根来不及思考,只能被动接受。
后面郭嘉则非常期待看着这场,打个巴掌给甜枣的戏码,恐怕连续就算被坑,都不会长记xìng • ba!
随手翻了翻后,荀彧发现很多叫不上名的佐料,“这些,都是你昨晚准备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