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核武之争(2/4)
从1937年到1940年,德国在发展大型火箭方面投入了亿马克,约等于亿美元,而铀计划的经费只有100多万马克,约等于万美元。
如此悬殊的经费投入差距,使得德国在火箭方面的研究突飞猛进,而在研究yuán • zǐ • dàn的铀计划方面的经费,却造成了严重不足的局面。
除此之外,在1942年以前,由于希特拉的自大,以及对坦克和战机协同作战的闪击战模式过于自信,认为战争很快就会以德国的胜利结束,德国没有yuán • zǐ • dàn照样可以取胜,使得铀计划在较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重视,研究进展缓慢。
而除了德国本身对研究yuán • zǐ • dàn的铀计划不重视之外,同盟国在二战期间,对德国铀计划的多次破坏,也是德国始终无法制造出yuán • zǐ • dàn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得知德国的科学家将要让西门子公司负责加工会用于核试验的石墨时,盟国的特务人员立即对其进行了破坏。
而在这个过程中,西门子公司又把生产石墨的任务交给了普拉西米工厂。
然而,非常不巧的是,普拉西米工厂的总工艺师是一名坚定的地下反Nazi人员。
于是,为了破坏德国研究yuán • zǐ • dàn的计划,他在制造石墨的时候特意往里面添加了钙等杂质,使得制造出来的石墨不再纯净。
而无论是德国军方,还是德国研制yuán • zǐ • dàn的科学家,都没有想到他们生产的石墨并不纯净。
于是,当德国的yuán • zǐ • dàn科学家,用这些充满杂质的石墨去做核反应堆的实验时,做一次失败一次。
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意识到石墨本身质量有问题的德国科学家们,面对这种接连失败的情况,甚至一度怀疑是他们关于yuán • zǐ • dàn的理论出了问题。
对于德国yuán • zǐ • dàn的研究,同盟国方面非常重视。其中,美国为确保他们能比德国等其它地表人类国家更快的研制出yuán • zǐ • dàn,还成立了代号为“阿尔索斯”的秘密行动小组,用于专门收集地表人类各个国家研制yuán • zǐ • dàn的情报。
1943年2月,“阿尔索斯”的情报人员,发现了德国建在挪威,用于生产重水的工厂,而重水是生产yuán • zǐ • dàn的重要原料。
,
2月28日,“阿尔索斯”的特务人员秘密潜入德国的这座重水厂,进行了摧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