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 48 章(2/4)
待他走后,桓微仍是觉得脸上烫得厉害。看婢子们时,又都疑心她们在背后笑话自己呢。恹恹一颦眉,重又回到榻上睡起回笼觉来。
庾澄已在乌衣巷口等着他了,见他带着几名仆从姗姗来迟,坐在马背上,吊儿郎当地打趣道:“嗨呀,成了婚的人就是和我们不一样。来的这样晚,定是我十一妹妹舍不得我们仪简,眼泪汪汪地拉着你话别,这才耽搁了吧。”
那小骗子会做哭哭啼啼的小儿女之态?谢沂苦笑,提缰调整马速同庾澄并辔而行。他两辈子都没有见过她如此之态,也就是新婚,她还肯起来送一送的,等到以后,她都不会起来送他。
庾澄笑嘻嘻地又道:“怎么样,京中第一美人的滋味尝起来如何啊?我看你和桓家都快好的穿一条裤子了,为了笼络你,大司马可真是下了血本啊。”
庾澄为人风流,喜欢评定女子容貌,以他看来,京中所有的女郎加起来也比不上他十一妹妹的。只她窈窕艳京华的名声还没怎么传出,便叫谢沂捷足先登。不禁有些懊悔,若早知终归要娶桓家女,当初朱雀航上还不若搏上一搏。
谢沂冷冷乜他一眼,他立刻敛了笑意,愁苦道:“你如今倒是高枕无忧了,为兄可是麻烦着呢。”
他和庾柔同出一族,庾柔事发,他们这一支也势必会受到牵连。他父亲原在桓谢大婚那日就去了桓家为他求娶十四娘桓萝,桓大司马口头应了,当夜就撞上国丧,两家婚事因此搁置。庾澄是个世俗男子,喜欢胸大腰细的碧玉年华的美人,更不想叫人误会他有什么特殊癖好,是以原还对他那十三岁的小未婚妻颇有微词。但以今日形势看来,别说桓萝才十三岁,就是三岁他也愿意娶。
“单靠姻亲维系,也不一定就会长久。”谢沂语气淡淡。王谢两家世代联姻,如今不也淡了。而桓氏——倘若他不愿为桓公所用,桓公今日将女儿嫁给他,明日就能让两家绝婚、令皎皎改嫁。以桓公的威势同皎皎的美貌,自是不乏追求者的。
庾澄自也明白这个道理,端肃了面容,同他策马朝广陵方向驶去。二人俱是轻装快马,只带了小部分部曲随从,于两日后的晌午,平安渡过长江,抵达广陵城下。
广陵地处建康东北,与京口重镇仅一江之隔,北接徐州,东连三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广陵太守陆熙出身吴江陆氏,将他们安置于候馆之中,等候庾期一行人北来。
谢沂对广陵亦十分熟悉,前世他出镇京口,朝廷拜他为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常常往返于两地之间。他的兵源来历更是广陵、京口两地的流民,可以说除了建康,广陵和京口是他最熟悉的两座城池。
广陵作为侨郡,城中安置着大量北方逃来的流民,是故商贸业比较发达。二人到了广陵后,按例去往市集巡访。
暮色四合,灯火渐上。流民市上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大秦国的玻璃器,北边北燕的辔头鞍鞯、骏马长鞭,三吴的绢布稻黍。广陵百姓蜂拥而出,竞相购买着日常所需之物。
谢沂同庾澄带着部曲在市上随意转了转,他见市中有北方的泥彩面塑,有做成鸡豚狗彘的,也有捏成金童玉女的,俱以油面糖蜜捏成,栩栩如生。谢沂目光不由多停驻了半刻。庾澄一眼扫过来,笑道:“谢大公子居然喜欢这些玩意儿?何不将这摊子买回来,带回建康让他慢慢捏去。”
二人通身气派非富即贵,那摊主闻言便要拜谢,谢沂收回目光,淡淡道:“走吧。眼下国丧时期,还是少生些事为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