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将军说她不娶妻 > 第八章 再战

第八章 再战(1/2)

目录

皇帝接到从前线传来的战报,南部军队领军之将郭云志在宜平一战之中坠入护城河,下落不明,生死不知,宜平派出千余人搜寻其人下落,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将他俘虏。而他所领的十万南部大军,经由宜平一战竟直接耗损三万余,败退六万兵马,狼狈不堪。

皇帝龙颜大怒,于早朝上当众叱骂北辰隆自私自利,而自己多年以来养虎为患,早该在北辰隆势力起来之前将其拔除。

北辰隆无疑已经成为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日不除,其心难安。

眼看南部军队败退,就算再继续北上,战果想必也不尽如人意,不仅兵马数量不及北境大军,连单兵作战能力也差了一大截。殿前众臣纷纷谏言,其中有说要向北辰隆示好,缓和双方关系的,皇帝闻言即怒,毫不犹豫抬手摘了此人官帽,压入天牢。

殿上众臣面面相觑,一个个噤如寒蝉,若此时他们还看不清形势,不明白皇帝对北辰隆的忌惮和憎恨,妄图搅混水和稀泥,便是自己愚蠢,怪不得被皇帝杀头了。

就在众人沉默,战战兢兢之时,殿首宗亲王上前一步,躬身朝皇帝一拜,言道:

“皇兄且听臣弟一言,北辰隆盘踞于北境时日已久,势力浑厚,统领北境三十万兵马,仅十万余众南部驻军要讨伐北辰隆实在艰难,然则陛下已无法抽调更多人手,不若下令征兵,以陛下之威,号召百姓一同抗击叛军,征收二十万兵马,想必不是难事。”

“届时再从京城抽出五万精兵,让四方郡城,各出一万兵马,同时北上,连同南部败军,合计约五十万雄狮,大军压境,以彰陛下君威,北辰隆与其区区三十万北境驻军又何在话下?”

北辰贺一开口,语惊四座。

他的目光不可谓不远,心也是极狠的,既然要打,就干脆打一场大仗,一次召集五十万兵马,是北辰国历史上多年未曾见过的壮举,相当于举国之力,对抗北辰隆。

北辰贺一番话说完,最先对他提出异议的乃是京城禁军都统,周弘武。

周弘武上前一步,眉头紧皱,反驳道:

“宗亲王殿下所言看似壮阔,然则根本不切实际,且不说从四方郡城抽调守城之军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就征兵一事便困难重重,二十万大军岂是说征就能征的?再者,从京城抽调五万精兵,乃是变相削弱京城城防,宗亲王殿下置陛下安危于何地?”

北辰贺脸上露出一抹冷笑,转而看向周弘武,眼中暗藏精芒,言道:

“北辰隆远在北境,要想进犯京城还没那个能耐,京中又有什么人敢对陛下不利?周都统在此危言耸听,就不怕陛下治你的罪?”

周弘武脸色一变,被北辰贺反将一军,顿时说不出话来。殿上其余大臣皆垂着头,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寻常小官,不敢言语。

北辰贺唇角一勾,两眼微微眯起,笑容冷峻而张狂:

“陛下乃一国之君,薄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为北辰天下百姓殚精竭虑,为江山社稷费尽苦心,而今国难当头,陛下要从这百姓与各大郡城当中抽调人手,他们岂敢不从?”

北辰贺话音一落,龙椅上的皇帝眼里已有了意动之色,却在此时,殿首丞相上前一步,朝皇帝行礼,而后转身,又向宗亲王一拜,肃整形色,这才言道:

“陛下,殿下,周都统,老臣有一言,还请诸位三思。”

待众人的目光朝丞相看过去,他才长叹一声,继续说道:

“自前年开始,百姓田中庄家收成便不太理想,加之赋税逐年增加,民间已有怨声,今年自年初至今,滴雨未落,许多地方已经开始闹起灾荒,恐怕今年秋收时分,百姓收成会变得非常惨淡,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行征兵,恐惹众怒呀。”

北辰隆的目光扫过丞相苍老的脸孔,丞相如今已年过七十,为国中三朝元老,是北辰国朝中难得的智者良臣,一心系在黎民百姓,为百姓安生进献了不少良策。

只是眼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今年已有好几回卧病于床,告假不能上朝,他方才说那一席话,中途就被艰涩的咳嗽声打断了两次,可见其风烛残年,已是强弩之末,几近油尽灯枯了。

相比于周弘武的那些话,丞相这段言语倒是更加难以反驳,北辰贺眼中暗藏精芒,心中飞快思量对策。

“丞相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有奸佞之臣祸乱天下,举兵欲反,北辰隆目无法纪,杀皇子在前,不尊诏令在后,欲在北境自立为王,此时我等不召集兵马将其镇压,待到此人羽翼丰满,挥师南下,届时黎民苍生,又该是何种境况?”

北辰贺看准了丞相最在意百姓疾苦,便抓着这一点继续言说:

“眼下之苦不过一时,若当真叫北境大军南下,恐怕祸乱便难以止息了。”

丞相脸色连连变幻,眉头紧皱,还欲再辩驳一番,却不料此时皇帝突然低喝一声:

“够了!诸位不必再争,宗亲王计策不错,然则百姓疾苦也是事实,朕便下旨,仅征收五万兵马,再调五万京城精兵,令四方郡守各遣三千兵马充入大军,共计二十万,提南部偏将余锋为将,讨伐邢北关!”

皇帝一锤定音,当即叫丞相拟了一道懿旨,将旨意传了下去。

丞相见皇帝心意已决,垂首长叹,心力交瘁之下,感觉如今政事他已力不从心,不论皇帝也好,宗亲王也罢,皆以己身之利为重,而他若不识时务,恐落个晚来萧瑟的结局。便向皇帝告假说自己近来身体越渐虚乏,想连休几日,去临城闵都调养一番。

皇帝也觉得丞相的确已经老了,便也没有留他,只道:

“丞相便好好将养,待身体好些了,再上朝也无碍。”

丞相长身一拜,叩谢皇帝隆恩。

待早朝散后,丞相坐轿离开皇宫,让府中下属收拾一番,便轻装简行去了闵都。

他预感自己已经时日无多,故而需在万事皆休之前找到当初辞官之人,这一趟若还无法成事,恐怕北辰天下,便当真无药可救。

皇帝下旨征兵,于短短半个月内,再度召集十万兵马,又从京城派出五万精兵,北上与南部军队汇合。

一个月后,二十万大军兵临北境,宜平首当其冲,正如当初齐漠所担心的那般,宜平意外反水,令南部大军恨得咬牙切齿,皇帝也已认定齐漠与北辰隆狼狈为奸,一心要将宜平叛军打压下去,故而新聚合的二十万大军一来,便以雷霆之势进攻宜平。

齐漠向邢北关寻求支援,北辰隆抽调十万兵马,提林傲雪为参将,裴青为主将,一同奔赴宜平,迎接从南面来的二十万大军。北辰隆自己则坐镇邢北关,继续监察蛮兵动向,谨防蛮族之人在北境兵力薄弱之时趁机偷袭。

行军途中,裴青与林傲雪商议对策,笑言:

“林参将气势如虹,入伍不足两年,已荣升参将之职,可真是叫人佩服!”

林傲雪虚心,并不骄傲得意,只道:

“裴将军过奖了,末将有今日成就,全赖大将军抬爱,给了末将许多晋升机会。”

裴青摇头一笑,对林傲雪谦虚之言不以为然,但他也没有继续抓着这个话题,转而言道:

“眼下宜平形势险峻,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而我等手中仅得十万兵马,加之宜平驻军三万,也才十三万兵卒,相较于中原来的二十万大军,人数上劣势明显,此战,林参将可有良策?”

林傲雪眼中露出两分深思之色,在来之前,她就已经想了一些应对之法,此时裴青问起,她思量再三,斟酌着回答:

“回裴将军的话,宜平形势险峻确为事实,然则吾等所领十万兵马并非毫无胜算。”

裴青眼里带笑:

“哦?还请林参军莫要藏拙,一谈高见。”

裴青的神态一点也没显出焦急,反而云淡风轻,看起来成竹在胸。

他在观察着林傲雪,林傲雪也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他,她感觉裴青此人并不简单,他看似莽撞,惯会溜须拍马,其实胸有沟壑,内蕴丰厚,即便大战在即,也没有半分慌张之色,显然已经有了对策。

林傲雪目光一沉,面上却露出两分寡淡的微笑,言道:

“不过浅显拙见罢了,裴将军见笑。”

她清了清嗓子,将心中所想捡了中肯地说:

“北境地势复杂,相较于南部而来大军,我等对北境的了解更加深入,且齐漠将军镇守宜平已逾十年,更是对宜平周遭了如指掌,我等若联合齐漠将军一起分析战况,想必更能找到合理的应对之法。”

“除此之外,南部军队北上,军中补给才是重中之重,他们不若大将军有北境百姓的支持,末将听说今年中原内部起了旱灾,百姓收成每况愈下,如此一来,皇帝强行征兵,只会激起民怨。”

“百姓不会主动给军队提供粮草,那么他们的队伍若没有来自京城的补给,就算初时如何雄厚,我等只需扛上一时三刻,盯准对方补给队伍予以打击,不与其大军硬碰,则能以最小的损失,让南部大军军心离散,不攻自破!”

林傲雪所言掷地有声,裴青眼中暗芒闪烁,待林傲雪说完,他高声连道三声好,林傲雪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将才,两军对垒,孰优孰劣,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挑不出错处。

昔日林傲雪一直在军中下层,位微言轻,没有大展拳脚的空间,即便对战事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人会主动聆听,且那时候,就算她发表了对战局的意见,若能得人欣赏倒也罢了,就怕惹人妒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如今她的官位上来了,手里有了实权,便有了说话的资格,她提出的意见也不会再轻易被人忽略。人只有在有了足够的资本时,才能谈理想与大业,否则一开始,就只能做旁人的走卒,无能之人,无自知之明之人,不管遭遇了什么,都不值得同情。

裴青连连点头,笑道:

“林参将胸有韬略,难怪大将军如此看重于你,我等便先去宜平,与齐漠将军一同商议对策!”

“便依裴将军所言!”

林傲雪打马跟上裴青的步伐,二人率领十万大军耗费两个多时辰赶至宜平。

齐漠在城头相候,等得望眼欲穿,他已经接到前方斥候传来消息,南部二十万大军距离宜平已不足两百里,眼看就要抵达,以他宜平区区三万驻军,无论如何不能抵挡二十万大军铁蹄,所以北境来援的军队是他守城的希望。

三人一同入屋内议事,针对南部二十万大军,商议应对之策。

他们在屋中详尽商议了将近两个时辰,最终决定在宜平关外百里处的迎风坡设伏,迎风坡两侧有深山密林,地势极为险峻,坡上视野良好,相比之下,坡下边则极为掣肘,是个极佳的伏击之所。

三人敲定伏击地点,决心主动出击,待二十万大军一到,便给他们一个迎头痛击。

新来的二十万大军中,有五万是新兵,他们数量虽然庞大,但在战场上能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如一两万的精兵,若能利用得好,还能给他们军中造成骚乱。

所以林傲雪等人所领虽然只有十万余众,但应对这从京城而来的二十万大军,人数上的劣势的确客观存在,但也不是胜算全无,他们在城外设伏,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还能将优势进一步扩大,争取取得胜果。

林傲雪和裴青所领十万余众连带宜平原本的三万兵马倾巢出动,宜平地处关内,不用担心蛮人攻城,后方背靠邢北关,所以不用派遣重兵把守,这一点也是宜平的优势所在。

北境军队在迎风坡埋伏了两天,南部军队上一次在宜平吃了败仗,狼狈而归,这一回倒显得小心谨慎了许多,每前行十里,都要派诸多探子去前边打探情况,裴青下令让诸将按兵不动,任由探子从迎风坡过去。

这一步最为关键,十万大军虽然觅地埋伏起来,但却不可能凭空消失,探子走过,极易发现他们的踪迹,一旦被探子惊觉异样,不管能不能在探子放出消息之前将其格杀,都会打草惊蛇,届时再发动攻击,效果将大打折扣。

所以他们也是在赌,赌从南部军队放出来的斥候不能找到他们,若无奈被发现了,提前发动攻击,倒也并非不可。

好在,南部斥候对宜平外的地界并不熟悉,上回他们败退之后,短时间内根本不敢进一步接近宜平,所以也没来得及探索周边环境,齐漠将军队化整为零,三五人一个小队,零零散散地隐匿在丛林之间,寻了不已被人发现的角落躲藏起来,斥候从中路过,并未觉出异样。

很快,斥候回程复命,南部二十万大军再次开拨,小心翼翼地走向迎风坡,坡上道路不宽,大军被迫收窄,林傲雪等众则在暗处估量着南部大军进入埋伏的时间,当那二十万大军前面半截进入埋伏的地段,后面还拖着约十二三万兵马,裴青一声令下,埋伏在丛林中的士兵冲杀上去,瞬间将南部军队砍作两截。

此前吃过败仗的南部士兵有如惊弓之鸟,散成一盘散沙。

战事一发,林傲雪和裴青也分作两路,林傲雪负责截断南部军并封锁撤退的线路,裴青则领着大军以最快的速度削弱已入埋伏的南部大军。

林傲雪冲入重围,看准了领兵之将,一人一骑冲入敌军之中,身后领着一万兵马,化作一把尖刀,猛然刺入敌营,南部大军应对不及,率兵之将余锋面露仓惶,才杀两个邢北军士兵,林傲雪便已冲到近前。

余锋匆忙稳住阵脚,大喝一声莫慌,遂与林傲雪交起手来,被截断的南部大军分作两股,一股在前,一股在后,前方兵荒马乱,遭了林傲雪等人事先备好的埋伏,于乱箭之中死了不少人,兵力迅速削弱,一番绞杀下来,已有数千人埋骨迎风坡。

后方半截队伍调整势态,欲再上前,解救被困大军。

奈何迎风坡地势高且狭,坡上作战极为困难,坡上又有流矢朝坡下乱放,齐漠的箭法出奇的好,坡下援军稍靠近一些,便能被他一箭射杀。坡下大队没行进几丈,便被密密麻麻的乱箭逼退,几次三番下来,死在箭下的人已逾千数。

而被困在坡上的几万人被整个包了饺子,林傲雪等人一开始就没打算一次性清剿南部的二十万大军,这对他们而言不太现实,便商议好了,借助迎风坡的地势,将敌方军队断成两截,只拿下其中数万人马,也是一场大胜。

被截断的队伍中士兵仓惶抱团,欲突出重围,却在破围过程中死伤惨重。

余锋身处乱军之中,眼看己方阵势已经完全被破,坡下军队要想突破箭阵赶来支援,至少需要一炷香的时间,而这一炷香里,恐怕坡上的人在邢北关驻军绞杀之下,剩不下半数了。

他用力将林傲雪震退两步,高声下令回撤,而后不再理会林傲雪,欲率领坡上残兵朝坡下回撤,然则林傲雪却不肯放手,他一退,林傲雪立即咬上来,气势汹汹,余锋不得不直面林傲雪,他的冲势被林傲雪阻断,身后众多兵马又死了不少。

林傲雪看准机会,一枪‖刺伤了余锋坐下战马的膝盖,那马惨烈地嘶鸣一声,猛然跪地,余锋狼狈地跌下马来,林傲雪又是一枪挑过去,枪尖穿透了余锋的胸口,林傲雪眼中精芒大放,暴喝一声:

“将已伏诛,降者不杀!”

余锋一死,南部之军更加慌乱,那坡上由齐漠所领的两万弓箭手带足了箭矢,坡下十余万兵马根本无法驰援,他们眼见大势已去,更加不敢上前,领兵的副将强作镇定,下令撤兵。

这军中走在后边的将近半数都是新兵,哪里见过这等阵仗,眼看死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越来越惊慌失措,当副将大喝撤军,这些新兵一个比一个跑得快,队伍乱做一团,半点作战之能也没有。

坡下大军一撤,坡上之人便没了退路,南部士兵经历过一次惨败,第二次则更加没有抵抗的勇气,在林傲雪喊出那句“将已伏诛”之时,便有不少士卒丢盔弃甲。

除了战死的一万多人与趁乱跑走的几千人外,余下约有五万人马全部弃刃投降投降,负隅顽抗者悉数被邢北军斩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