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2/4)
倘若我想求个心安理得,也有很多理由可以说服自己,我做的事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堪,有时还能起点好的作用。
大事比如近年从西域传来的遮那教在民间流传甚广,鸿胪寺卿奏请为其正名,另有不少人附议。陛下觉得这僧道教宗之事,本该归礼部的祠部所管,鸿胪寺卿凑什么热闹,还冒出这么多人来支持,于是把他们都叫到甘露殿让我察看。结果看出遮那教已渗透朝中多名官员,利益勾连,在民间则欺骗信徒捐钱代医,致使很多人破财殒命,仅洛阳教众已逾万人。陛下严令取缔该教,一干人等俱以严惩。
小事比如自姑姑和褚昭仪相继过世后,后宫无主,争斗愈烈。陈婕妤告王才人下毒害她,王才人反告陈婕妤自己服毒诬陷,陛下无暇去亲自断案,派我侦查,实际王才人下了毒,陈婕妤也确实趁机诬告。陛下将二人重罚贬入冷宫,杀鸡儆猴震慑众妃,从此后宫便安宁了许多。
昭皇帝鼓励后宫女子读书识字,文华殿的藏书阁,宫中所有人包括宫女內侍都可以凭身份名牌前去借阅,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家时先生逼我看的那些书,以前只觉得头大催眠,现在再看,竟然能看进去了。
书阁里专有一个架子,宫人可以把自己的藏书捐出来,放在架上与别人交换共享。那上面什么都有,可比统编收藏的经史子集有趣多了。我还从中发现了凤鸢提过的《玉郎传》,书皮已经翻烂残破,可见十分受欢迎。我好奇拿起来翻阅,书里图文并茂,好多页都被人撕掉了,我居然没看懂。
中秋月圆之后,信王和岚月的婚期紧锣密鼓地提上日程。大喜之日定在九月初六,据说这段时间信王都忙着张罗婚事,德太妃也得了陛下的准许,到信王府去帮他操办。
陛下问我:“信王成婚,瑶瑶可要出宫去观礼?”
我低头回答:“请陛下示下。”
“毕竟是你们家的女儿出嫁,还是要去的。”陛下说,“正好你帮朕去看一看,那些宾客是不是真心实意去道喜。”
我懂他的意思。上回李明海畏罪自尽,没能把信王党羽连根拔起,最近信王愈发低调谨慎了,他又得动用我来查信王还有哪些支持者。婚宴宾客无疑是个绝佳的入手点,信王自己恐怕也不会放过这个笼络交游的机会。
既然陛下准了,那我就得备些礼物。我问了尚宫,家中姊妹出嫁,除了金银珍宝,还应送些自己做的锦茵绣缎之类。我的绣工实在不怎么样,于是尚宫调了尚功局的司彩绣娘来替我赶制。
三皇子时不时就来我这里斗斗嘴寻寻晦气,他在我面前是越来越口无遮拦了,还问我:“听说小时候父皇把你指婚给元愍太子,后来信王又去求亲,没想到最后居然嫁给我,你妹妹反倒嫁了信王!他们成亲你还去啊,不嫌闹心?”
我已经懒得纠正我还没嫁给他了,只问:“那殿下去不去?”
“堂兄大喜,我当然要去了,据说外面还可以闹洞房呢!宫里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一脸小屁孩扎堆凑热闹的兴奋,“我跟你一起去,给你撑场子,不让别人看你笑话。”
我若需要一个十一岁的小毛孩给我撑场子,那我才真要被人笑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