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寺(2/2)
徐幼珍一愣,当即眼圈便红了,她瞅了瞅孟氏的脸色,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全都咽了下去,最后只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转身从屋里退了出去。
等到她离开后,孟氏才道:“我到底养了她一场,你何必如此刻薄呢?她如今寄人篱下已是艰难,月例银子也才几两,打点打点便没多少了,除了来找我,还能找谁呢?这府里,也就我心疼她。”
方嬷嬷听着这些,恨不得看看孟氏着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说到底,那徐幼珍不过是个外人,连表姑娘都不是呢。
“太太,您好糊涂,您心疼她,也要她心疼您才行啊。她如今全仰仗着您过活,对您是一个劲儿的索取,哪里有什么付出呢?您想想看,这段日子,您可吃过她做的一口点心,穿过她做的一件衣裳?这养个奴才还要忠心呢,偏她,一个劲儿开口朝您要这要那,什么都觉着理所当然。”
“太太您是不知道,前些日子她和太太您讨要那串紫玉手串,太太没给,她回去便摔了满屋子的茶盏,因着这大太太还派人去和她讨要银子去了,这些银子,也同样是她从太太您这里哭着讨要过去的。”
“这是老奴知道的,说不准您一个不如她的意,她如何在背地里骂您呢?”
孟氏一愣,她并不知道还有此事。
“这,这可是真的?莫不是嬷嬷您······”
方嬷嬷又好气又好笑:“我的好太太,老奴是看不惯表姑娘些,却也不会随意编排她,闹出些无中生有的事情来。这事情并非只老奴一人知道,这府里有的是奴才知道。您那般待她,她可回报过您什么?”
“什么都没有,太太您若是个精明的,早就察觉出些什么了,何至于等到老奴开口。”
“实际上表姑娘虽没说,可她这般理直气壮讨要东西,是因着认定了您对她有所亏欠呢。”
孟氏面色一变,怒道:“胡说!我何曾亏欠过她什么?我养了她一场,身世揭发后又将她从她舅母家接回来,叫她安安稳稳在府里住着,何曾叫她受过一星半点儿的委屈。我待她,可比待我亲生的四丫头还要好。”
她话音刚落,方嬷嬷便道:“是啊,您待她一个表姑娘都比待嫡亲的四姑娘要好,怪不得四姑娘和您不亲呢?”
孟氏脸色一变,刚想说话,方嬷嬷又道:“您若想和四姑娘和好,处出母女情分来,表姑娘这里,便该冷着些。”
“老奴不说别的,等下几回表姑娘和您讨要东西您一样不要给,看看表姑娘会说什么,做什么?”
“您瞧了,听了,您就明白该如何做了。”
“到底,四姑娘才是您亲生的,您往后能靠得住的唯独只有四姑娘一个。”
孟氏愣了许久,都没有说话。方嬷嬷瞧着她这般,便退了下去,叫她一个人好好想想。
不是她心狠要这般点醒太太,只太太如今这般,若是再不清醒些,她们这些个跟着伺候的人都要跟着倒霉的。
为着她往后的前程,哪怕是算计下表姑娘,又有何不可呢?
第二天天才刚刚亮,琼枝便将徐令珠叫了起来,梳洗打扮之后,便去了老太太那里。
等到陪着老太太用完了早膳,二门上马车预备妥当了,徐令珠便随着老太太乘了马车,马车驶出宁寿侯府,转出巷子,一路朝城门外驶去。
快到中午时,马车才在青云寺门口停了下来。
宁寿侯府一行人到的时候,才知定王妃和世子早半个时辰已经到了。
等到众人在后院厢房安顿下来,老太太便派人向定王妃送了拜帖。
还未喝完一盏茶,便有一个丫鬟进来,说是王妃娘娘知道老太太舟车劳顿一路过来辛苦,叫老太太好生休息,等明日再见。倒是四姑娘年轻,想来无碍,王妃这会儿便想见一见。
老太太听了,虽然觉着有些诧异,便也允了徐令珠一人前去拜见。
徐令珠从厢房出来,出了垂花门,迟疑了许久便忍不住道:“娘娘怎么会只叫我?为何不等明日我和祖母一块儿去给王妃娘娘请安再见?”
那丫鬟只一个劲儿在前头领路,也不说话解释,徐令珠见她如此,哪里还会猜不到这是谁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