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书(1/2)
琼枝的事情过后,过了几日,老太太便将徐令珠叫到明雍堂去。
徐令珠才刚喝了两盏茶,便听老太太道:“距离你出门也就近一年时间了,你是当人世子妃的,虽说有礼部和内务府操办,可咱们府里该准备的还是要准备的。嫁妆什么都好说,只一点,这带过去的人总不能是那些个淘气的,免得日后叫你这个当主子的人难做。”
“我看你也很看重那琼枝,她不错,伺候谁都是实心眼的,没什么坏心思,她自是要跟着你过去的。只你屋里除了她以外的那几个,到底没见过什么世面,那如萱更是脾气性子都跟个孩子一样,听说平日里都要你这个当主子的包容她。这怎么能行,你到底还小,不经事,我这当祖母的便要替你打量了。”
“世子往后总要有一两个屋里人的,与其叫定王妃塞人,或是世子自己去外头领回什么狐媚子,倒不如你这边准备起来。”
老太太说的这么直白,徐令珠愣了一下,脸色微微一变,没有答话。
老太太看了她一眼,眼睛里闪过一丝了然来,道:“我知你听到这些话心里难受,可这早晚都要有的,与其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倒不如提早准备着,你也不慌,往后也能有个人帮衬你。”
“你身边的人终究无用。”老太太喝了盏茶,对着站在那里的大丫鬟侍书道:“这丫头伺候我多年,模样标致又不好张扬出风头,做事比琼枝怕还要稳重几分,依我的意思,便叫她往后跟了你吧。提早去休宁院伺候,摸一摸你这主子的脾性,往后便不会出错了。”
“一个侍书,一个琼枝,想来也够用了。”
老太太说完,便将视线落在徐令珠身上,等着她答话。
徐令珠片刻才扯出一丝笑意来,站起身来对着老太太道:“孙女儿谢过祖母,既是祖母信得过的人,孙女儿自是会重用她的。”
老太太将她审视了半晌,才笑出声来:“好,好,我就知道你是最明白不过的。”
“这身为女子,最能被人指摘的一条便是善妒,你还年轻,能早些想通这一点对你是有好处的。”
老太太又提点了徐令珠几句,便叫她领着那侍书回去了。
如今徐令珠这个日后的定王世子妃一举一动都十分惹人注目,她才带着侍书回了休宁院,不过一会儿功夫,满府上下便全都知道了。
大太太顾氏听了丫鬟的回禀,眼中并未露出意外来。
她嫁到徐家这么多年,是最了解自己那个婆母的,她疼令丫头有三分是真心,其余七分便是算计了。
令丫头对她来说,就是徐家的一个赌注,令丫头好徐家一定会好,令丫头若是不好,徐家也不会出手相帮的。
老太太如今这么急将那侍书送到休宁院,是觉着令丫头这个孙女儿不比自家佩儿好掌控吧。
好,好,她倒要等着瞧瞧,看看老太太和令丫头,到底哪个手段高些。
顾氏眼睛里露出几分笑意来,对着一旁的丫鬟吩咐道:“你去将大奶奶叫过来,就说我有话要和她说。”
丫鬟领命而去,顾氏继续喝着手里的茶。
这边,徐令珠前脚才去了明雍堂,后脚就将老太太屋里的一个大丫鬟侍书领了回来,曲嬷嬷她们如何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位侍书姑娘,便是老太太给姑娘寻的陪嫁丫鬟。
她们一个个尽心服侍,从不敢有什么想法,便是琼枝昨个儿也和徐令珠表明了心思,绝对不会给人当妾,生出什么攀附的心思来。如今见着这个侍书,自是心里瞧不上,更是存了几分警惕和忌惮。
曲嬷嬷瞧了那侍书一眼,道:“你既是老太太给姑娘的,长者赐不可辞,姑娘心里头怎么想你总归还是进了咱们休宁院。你既进了咱们休宁院,便将那明雍堂的日子全都忘了吧,若能一心服侍咱们姑娘,姑娘也是不会亏待你的。”
侍书穿着一身嫩绿色绣梅花褙子,梳着流云髻,鹅蛋脸,柳叶眉,一双眸子也很是好看,看着这样的侍书,曲嬷嬷说话时少不得存了几分警告之意。
侍书听了曲嬷嬷的话,便上前给徐令珠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个头,恭敬地道:“奴婢既被老太太给了姑娘,往后自是只认姑娘一个主子的,奴婢若是有半句假话,便叫奴婢生了病不得好死。”
徐令珠打量了她半晌,轻笑一声:“什么死不死的,没得晦气,你既来了我屋里,往后好好做事便是了。你虽在老太太那里是大丫鬟,可我这里大丫鬟没有空缺,加上你才刚来,并不熟悉我们院里,便隔着如萱好好熟悉熟悉吧。”
“如今老太太还未将你的身契给我,月例银子也是从老太太屋里出,倒也没什么不便,你说对不?”
侍书一愣,还没琢磨过来四姑娘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听徐令珠这么问,忙应道:“姑娘所说自是没有错,奴婢自会尽心服侍姑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