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四殿下,徐达大将军有请!(3/4)
朱棣点了点头,便豁然起身,拂袖而去。
为了应对这次,突如其来的十万关宁铁骑。
徐达、常遇春等人负责担任这南京城防务的主要将领。
为了方便指挥他们,在南京城的东城下,设置了一个临时的军事指挥所。
朱棣刚出撷芳殿,便由徐达大将军派的人引领着来,到了这临时指挥所内。
……
进入指挥所大营,朱棣抬头便看到这大营之中,围着一张沙盘。
四面墙上都贴满了地图,里面的每一位将军都身穿盔甲,手配刀剑。
威武雄壮,势不可当!
高坐主位上的,正是此番邀请他前来的徐达大将军。
坐在徐达下一位的便是副将军常遇春,还有冯胜、李文忠等知名武将。
这些人可都是跟着洪武皇帝朱元璋,一步一步从底层打到顶层的开国功臣!
朱棣看着眼前这些人,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
倘若这些大将军,能够为自己所用。
那他手下的十万关宁铁骑,还将爆发出比现在强十倍的战斗力!
可是两世为人的朱棣,很清楚的知道这些开国功臣的下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洪武皇帝朱元璋开国之后,肆杀功臣,可是在历史上最为有名。
乃至无人能与之匹敌。
不过,朱棣到还有信心,将这些武将收拢于麾下。
因为他发现,这历史似乎并不是非可逆的。
因为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按照历史的发展。
他在和徐达大将军,一起率军北伐直捣元大都,就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暴病而亡。
可是,知道这一历史的朱棣。
提前便派了锦衣卫势力中,善长医术治疗的锦衣卫玄武,连夜奔赴南归的明军。
在千钧一发之际,救回了常遇春。
此事足以证明,历史并非不可逆!
起码在目前看来,朱棣靠自己的力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