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盛世 播种须知(男士必看)(2/4)
按刘常满的理解,历史时代应该分为“采集与狩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商业时代,信息时代”才对,以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来分类,就更能理解人们的思想。
在农业社会,也就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逐渐的越来越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农业社会,百姓们的所有东西,从名义上讲,都是属于皇帝的,甚至包括百姓们的身体和家人,都属于皇帝。
而百姓能够耕种田地,能够获得相对安宁的生活,则完全仰仗能有一个好皇帝来统治自己。用鲁迅的话说,中国的历史,唯有两种时候:一种是能够安心做奴隶的时候;另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候。
这话虽然有些刻薄吧,却也一针见血。
农业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自给自足。正因为自给自足,百姓们的生活中,才缺乏有效的协作和组织,因而在日常的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很难表现出巨大的力量。
正因为没有有效的渠道和保障表现自己的力量,所以处在最底层的百姓们,只能将自己过上好日子的希望,放在能获得一个好皇帝的身上了。
然而没有一个皇帝会认为自己是不好的,在中国又有“为尊者讳”的“高尚”传统,所以中国的皇帝当然都是好皇帝——只要他不亡国,不把外敌放进国内来屠杀百姓,百姓们都会真诚的把他当成一个好皇帝来崇拜的。
正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古代的人们,对于自己的皇帝,很多就有一种盲目的服从。而当他们发现自己真正得到了一个好皇帝,甚至是好的地方长官时,也都会衷心的祝福他,爱戴他,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对于“与民休息”的高皇帝,大汉国的百姓就已经很感激了。虽然他因为平藩,在国内打了许多场仗,但百姓们却从心底支持自己的刘姓天子。
等到大皇帝刘盈上台之后,根本不用官吏们宣传如今天子是如何仁迈三皇,德超五帝的,老百姓们都看在眼里。
刘常满还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正是叛逆时代。那个时候,也正是党内腐败初显,***和党都走下神坛的时候,刘常满正处在青春期,因此回到家后,也曾跟自己的老父亲说起来过,当时也颇为愤愤不平的骂了几句。
谁知,对这些东西从来不关心的父亲,一个满脸皱纹的农民,一个几乎不识字的文盲,却一本正经的,甚至说是极严肃的告诉刘常满道:“儿子,莫管别人怎么骂共产党,咱不能骂。你没过过旧社会,要是没有共产党,谁知道现在过的啥日子呢!”
其实刘常满知道,父亲是五十年代生人,也没有过过旧社会,其实从他出生开始,已经是“新社会”。但是,在父亲的心里,文化大革命以前,可能都还算是“旧社会”,只有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老百姓慢慢都能吃饱穿暖后,才算是“新社会”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