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长乐未央 洛阳北宫(3/3)
“习惯。”刘肥看了刘常满一眼,低头说道。
“肥儿,你跟着阿妈也不止一天了吧,你平时天不怕地不怕的,今天这是怎么了?”吕雉大为奇怪。这个刘肥,虽说是十六岁马上就入傅籍的人了,但还有种傻乎乎的莽撞劲,今天却颇为局促不安,真是奇哉怪也。
“阿妈,我,我,我有点怕……”刘肥抬头望了一眼说道。
“合传叔叔,你和虫达叔叔先到偏殿休息一下吧。”刘常满顺着他的眼光回望了一下,不禁恍然大悟。
果然,合传胡害和虫达一走,刘肥当即活跃起来,拉住刘常满问东问西的,仿佛他倒是弟弟,刘常满倒是大哥似的。此时刘邦虽然称为皇帝了,但家里的规矩,还远远没有立起来,在刘肥眼里,也就跟在丰邑住的时候差不多。
这人不和人比,那是显不出来的,将刘肥和刘常满拿到一块一看,吕雉脸上禁不住笑开了花。刘肥虽然大了两岁,但和刘常满一比,除了高点肥点,没一个地方能及得上刘常满十一的。
“满儿,你也看到了吧?肥儿虽说比你大点,倒不足为虑。你看着他有点傻乎乎的,其实心里还是清楚,只能跟着咱娘俩,他才能活得自在点。那戚夫人倒是聪明,可她就是拉不走肥儿这种笨孩子,说不定呀,以后你当皇帝,这个肥儿还是一大臂助呢。”等刘肥告辞后,吕雉笑着对刘常满说道。
“阿妈,爷爷不常说,憨人定有憨福气吗?我看肥哥哥以后呀,日子说不定过得比谁都好!”刘常满也笑道。刘肥是个可爱的人,有个这样的实心眼兄弟,可真有点福气的意思了。
但刘肥告辞后,刘如意和戚夫人母子一直没来拜见。据南宫宦者令前来报告说,戚夫人因偶感风寒,身体不爽,无法前来拜会,请太子和王后鉴谅。
听了宦者令的话,吕雉含怒不语,刘常满却知道戚夫人这话,定是托词。早就听虫达说过,戚夫人乃是猿公传人,修习过导引之术和越女剑法,并非普通女子。
不过这个戚夫人,自然由阿妈来收拾,自己却不便说什么,因此刘常满含笑慰问几句,便让那宦者令回去了。
三天之后,刘常满自洛阳起身,前往咸阳时,留治栎邑的相国萧何也接到汉王诏令,让他移治咸阳,随侍太子。
萧何居官一向谨慎,听了这个消息后,当即就要派人前去函谷关迎接刘常满。
但他的属吏鲍生拦住了他,并且对萧何说道:“如今汉王夺太子军,使太子入治咸阳,欲使君与太子互为牵掣也。愿君待太子以礼,勿以私,汉王必喜。”
这个鲍生,就是召平的外甥鲍子鱼,汉二年由召平所遣,往侍萧何。汉三年时,刘邦与项羽在荥阳相持,刘邦数次派遣使者慰问萧何,萧何不知刘邦什么意思,只是平常对待,鲍生却看了出来,因谓萧何道:
“汉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萧何从其计,将子弟数十人尽遣入军,刘邦当然大悦,萧何由此也倚重鲍生。
待到刘常满太子车驾进入关中,萧何果然与太子亢礼相见,刘常满称呼萧何为萧叔叔,萧何直受不疑不说,还当着下人的面,常常直呼太子小名。
太傅叔孙通此时,又变回了他极讲究名份的儒家本色,所以常常为此恼怒不已。但见到太子从来都笑而受之,萧何又官高望重,叔孙通也只好背地里发发脾气罢了。
汉四年五月下旬,因鲁原是项羽封地,项羽待鲁地百姓甚是有恩,因此鲁地父兄为项羽守城,坚拒不下。刘邦使人向鲁父兄展示项王尸身,鲁地乃下,刘邦赦鲁地百姓,并封守将项它为彻候。
汉四年六月,因元顷等都前往江南,与灌婴、樊哙等夹击江东桓楚,原临江国王共尉趁机叛汉,刘邦派刘贾、卢绾前往,数月不下,刘邦大怒,派常胜将军傅宽出马,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斩杀共尉,平灭临江国。
汉四年七月,燕王臧荼造反,攻下代地,欲与匈奴联合击汉。刘邦亲率韩信、卢绾、黥布、彭越等,前往燕地平叛。临行前,使使者前往关中,问太子、萧丞相何为?
使者回报称,太子和爷爷志同道合,天天在槐里新居莳弄稼穑,怡然自得。而萧丞相移居咸阳后,政事悉由丞相府处置,政事处理得倒是井井有条,唯有一样,就是对太子亢礼不尊,叔孙太傅啧有烦言。而太子所带的几千蛮兵,则成了拱卫咸阳的中尉部队。
刘邦听后大喜,当即放心的带着众人前往燕地。燕本来就是小国,如今天下战力最强的几个人物全部到来,却让臧荼如何抵挡?臧荼逃跑不及,被韩信麾下轻骑追上,生擒了过来。
汉四年八月,平定燕地后,诸候将相共议,上表请尊刘邦为皇帝。
汉四年九月,汉王有诏,令太子刘盈、相国萧何、公主刘乐、将军秦莹一起,前往洛阳,参加皇帝即位大典。
汉五年十月初一,刘邦在洛阳南宫接受群臣表文,祷告天地后,晋位皇帝。同日,封嫡长子刘盈为太子,发妻、太子之母吕雉为皇后,并大封诸候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