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蒙学(下)(3/4)
“好了,今天头一天上课,就教你们认认几个简单的字好了。”马老夫子指着上石板上的字说:“跟着我念!”
“泗~”大家都念道。“是的,这个泗字,就是郡边的那条河,叫做泗水,我们的郡名叫什么?”“泗水郡!”童子们一齐回答。
“好了,这个字的左边,从水旁,右边呢,从四音。记住了没有?”
“记住了,夫子!”
“那好,我们学下一个字:沛。你们说,这个字和泗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边都从水旁!”
“对,沛呢,是雨水充足之意,所以也从水旁。那水字应该怎么写,知道了没有?”
“知道了,夫子!”众童子齐声答道。
刘常满关心的,并不是老夫子如何教授这些童子。秦朝用小篆,刘常满是知道,但老夫子教过小篆之后,在旁边又写了一排字。
“刚才教你们的那几个字,乃是官文,平时很少用到,这几个字呢,乃是佐文,除非以后你们到关中做官,不然看到的多半都是佐文,大家跟着我念!”马老夫子又开始教起旁边的文字来。
虽然老夫子说那叫佐文,不过常满可是明明白白的知道,旁边的那几个字,明明就是隶书!看过繁体书的人都知道,隶楷魏宋诸体的繁体字,哪怕你一点繁体字也没学过,对照上下文意思,也能蒙对十之七八;但篆字,十个能蒙出来一两个算不错的了。只是秦朝的通用文字不是小篆吗,怎么教字的时候就已经用隶书了呢?
所以等到晚间散学之时,刘常满便故意迟走几步,问起马老夫子来。虽然有些诧异刘常满为何会问这么深奥的问题,不过老夫子依然解答道:“佐书确实又名隶书。其实,这隶书,原来是齐字的写法。齐国冠带衣履天下,多出行商,隶书原本是便是商人所用。既为商人所用,这字体转折之间就颇为简捷,慢慢成了天下行商共用的文字。只是后来秦皇帝一统天下,废除六国文字,由李丞相创出小篆。但小篆刻画之间颇为不便,所以民间记帐写事,往往便用齐字,就算是官吏行文,也多用齐字,图它笔画简单,容易刻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