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整编(3/4)
张伟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毕竟他们现在还再整训阶段,暂时还不需要这么多的武器dàn • yào。
日寇侵华策略一贯是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双管齐下的。在“九·一八”军事占领东三省后,紧接着出现“伪满洲国”,在华北相继出现冀东自治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蒙疆自治政府等傀儡卖国组织,实行以华治华的侵略策略
。进占南京后,国民党副党魁汪精卫便公开卖国投敌,成立伪南京国民政府,从蒋介石集团中分裂出一批公开的投降派。而蒋介石本人正处在讨价还价阶段,所以向全国各战区下达发动第一个“冬季攻势”的命令,既能使居于前线的八路军、新四军、和非蒋嫡系的地方杂牌军与日伪军在战争中对消实力,又有利于对日讨价。
傅作义在“冬季攻势”中的向包头进攻,就是这样一次军事行动,结果引出了日军的反击—绥西战役。日寇入侵河套地区,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使十几万河套人民蒙受到日寇蹂躏和屠杀,引起当时和国民党共同合作抗日的共产党人和广大爱国人民的痛恨,傅作义接受了共产党的忠告,收拾败局、重振旗鼓,各部官兵在共产党的影响和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明白了抗日图存的真谛,经过教育整顿,又开回河套,重新部署、决心抗战,从而发动了收复五原的战役。
在五原收复战中,发挥出爱国军民的抗日热忱,克敌致果,一举收复了五原城,歼灭了大量有生日军及走狗,把日伪赶出了河套。全体军民在抗战史上,用血和肉谱写了一篇可歌可泣的豪壮史章。今特记述日寇侵华罪行、军民抗战功绩以传后人
五原战斗历史上是和桂南战斗同时进行的,是中国军队主动发起的冬季攻势的战斗之一,1939年12月20日,国民党第八战区副长官傅作义奉命发动第一个“冬季攻势”中,以所部新31师孙兰峰部为主力,曾攻进包头市内敌部分据点,因后续部队未能及时赶到,加敌人的增援反扑,21日夜攻击部队撤退至中滩附近,部队伤亡很重,“冬季攻势”以失败告终。日军随后调集平绥、同蒲两线之敌,共3万余人,汽车500余辆,坦克数10辆、及伪蒙军李守信所部骑兵6个师,在敌酋黑田师团长统一指挥下,于1940年2月1日在飞机的掩护下,首先进攻河套右翼前沿阵地蓿亥滩、马七渡口要点,我守军骑七师师长门炳岳亲临前线督战。当时正值隆冬,风雪交加中,敌军以及优势的兵力,借火力的强大,向骑七师阵地猛攻硬冲,战况十分激烈。在危难中,门炳岳师长告诫官兵说:“生是阵地,死是坟地。”激励将士在冰天雪地中,敢于击退进犯日寇,所以全师官兵,无一退畏的。如19团2连连长吕学启率全连坚持到最后剩下6个伤员,还死守阵地,直至第二天敌军在重创下,狼狈败退。在日寇发动绥西战役中,门炳岳师首先给它一次有力的回击,敌军见右翼进攻失败,立即向左翼乌镇、乌不浪口发起陆炮空联合进攻,我守军35师马腾蛟部,事先侦知敌情,加强了阵地防卫。如第六团于30日起就进入阵地,以待敌临,官兵们昼夜警惕着敌人,3天3夜,卧冰饮雪,啃干烙饼,无人叫苦。直至2月1日黄昏发现敌人的车辆灯火直奔阵地而来,接着车辆停下来了,机步枪、大小炮火,就开始向我阵地猛烈射击。团长张海禄亲到各阵地巡视,并传令:“敌人不接近,不准开枪”(因当时35师武器陈旧不堪,不能远战,所以只好近战)战士们只好忍在战壕里,让敌人枪打炮击,逐渐接近阵地,我6团官兵在敌发起冲锋时,方以短兵相接,连续击退了敌人的冲锋。三营正面战斗尤为激烈,全营虽只剩下轻重伤员100来人,仍坚守阵地未动。在激战一夜后,伤亡渐多,而后援不继,加上防守乌不浪口的第五团,在触敌后撤退,致使乌镇守军形成孤立无援之军。到第二天(2月2日)天亮后,团长方才下令向后方苇滩里撤退,可惜由于援兵不到,后勤无人,很多伤员无人救运,活活冻死于战壕中。
乌镇、乌不浪口两个前沿阵地被敌军占领后,35军101师未及时增援两地守军,即向折桂乡方向撤退,新31师沿狼山南麓、乌拉壕北岸移动,仅有一部(93团)在乌拉壕北岸,伏击了敌人,阻敌前进。
另部在三女店、黑石虎之间夜袭敌军汽车,两处共毁敌汽车七辆,毙伤敌100余名。2日下午敌在炮空掩护下,冲破我各防守线,长驱直入河套地区,傅作义部全面撤退,放弃了河套平原。敌军于2月5日已占领了五原、临河、陕坝、三盛公等河套城镇及两条公路近旁的村庄,四出骚扰、jiān • yín烧杀、抢劫牲畜财物,尤为伪蒙军为甚,迫使老面姓逃入山里和黄河南岸避难。
这场战斗,兔党参与了很多。伏击了敌人的交通线,同样破坏了不少的交通枢纽,以游击战麻雀战之类的方式让敌军非常疲惫,为战斗的胜利铺垫了重要的条件。
其中,以燕双鹰率领的shǒu • qiāng队表现不俗,这也是张伟的老部下了,同样名声响彻北方地区。郑三炮则是成了陕西兵工厂的负责任之一,掌握的大量爆破知识给予了很多专家的灵感,当然要是让他参与到研发设计里面,可就有些太看得起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