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征战,血火河山 荆湖(六)(1/4)
巷战并不激烈,除了在牙城遭到了正在撤离的陈儒亲信大约数百人的抵抗以外,其余基本上都只是在捕俘过程中的零星反抗。
“李大帅有令,降者免罪!”小山一边大声宣示着山南的俘虏政策,一边用刀背驱开四处跪倒在地的降卒,他草草包扎的肩膀还在渗血。这一仗让李小山感觉甚是愉悦,真正的沙场和讲武堂训练毕竟有别,很是刺激。
“队副,”经过此战,原本不太认可年轻军官的士兵们终于接受了这个官长,一个士兵凑将过来,轻声说道:“抓到两个副将。”
小山头也不侧,同样低声吩咐道:“送到团部去接受甑别,咱们不管。”
“是!”那士兵敬了个礼朝街角示意。两个俘虏立即被押走。
鉴于需要迅速掌握荆州,李严不希望制造无谓的反抗,山南此次改变了以往的俘虏政策。普通荆南士兵全部免罪,校尉以上军官交由监察司进行甑别,凡是被认为痞性深重或者是陈儒心腹的秘密处死,其余由山南军看押,适时释放。
听说山南此次不杀俘,也不会役之为奴以后,大部分散乱的荆南兵放弃了抵抗,将武器到指定地点上缴后等待处置。山南军有令:凡是藏匿民家的荆南士卒一律以抵抗分子处理,很少有人敢冒上这个险——谁都知道山南兵在南方镇军中的血腥名声。
除了需要迅速安定地方以外,荆南兵为恶有限也是他们得以免罪的重要原因,如果他们吃人为业的话就算形势再怎么样李严也不会放过他们。山南针对全体荆南士兵的告示上说得明白:“尔非助逆,实为陈贼胁迫,无甚大恶。”也就是说大部分荆南兵都是属于可以挽救的一类。告示同时还提出:凡是助山南军捉拿逆党,为山南军提供消息或者有其他立功表现者可以获得山南军的奖赏——其余山南军未到地区的荆南兵可以“起义”,凡起义的士兵每人都可获得山南的安家费若干,起义不成,但愿意携械来投的按照具体情况同样可获一笔钱财。而最大的悬赏项目则是陈儒的人头,价值五千缗,土地五百亩。
都知道山南富庶,李帅守诺。在得了消息以后,许多荆南士兵开始为赚取最后一笔从军财而努力。山南军虽然答应不杀战俘,同时给予山南居民身份,但同样说明不会给予战俘任何钱财也不会分配土地。
若是无钱从商,在山南控制区没有土地就只能做工,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尤其是一些当惯兵的老鸟。如此,一些藏起来的官佐纷纷被从夷陵的各个角落里揪将出来,只是这些人虽然可以为山南军提供一些战利品,但实际价值却不是很大。
真正有价值的家伙都被陈儒带走了,陈儒于城破之前带着自己的嫡系上了荆南水军的船只,准备转往江南。
夷陵一破,陈儒终于知道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自知保全无望,便想退到江水以南,搜刮整顿以后再从水路西进求生。这个想法甚好,但是现实却是非常的残酷。
在夷陵城陷的第二天,枝江、宜都宣布易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