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三日剧变(上)(3/3)
在林言赶到李谠部营地的时候,黄巢对自己的外甥说了一句:“别担心,杀了这两个混蛋,加上老六在长安方向发动,朱温自汴州举义,咱们很快就可以再统天下了……嗯,朕当先行祭天封禅才对!”
林言无语,只能默默地点头。等一回到自己的营帐,林言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十个心腹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和一笔财货找地方隐居。
第二天,黄巢再次聚将,下达了北去山东的命令。
众将不知道黄巢只是为了去泰山封禅,单纯地以为黄巢恢复了神志,决心去发家的地盘游击,因此上一个个唯唯诺诺,生怕自己成了李谠和杨能。在他们的心中,清醒的黄巢比之疯狂的时候更值得敬畏,而跟着清醒的黄巢,事情或许还能有所转机。
秦宗权听说黄巢恢复神智,难得地派孙儒前来旁听。孙儒为人阴狠,目光锐利非常,他不是黄巢旧部,心理上也没有那份敬畏。因此,黄巢眼中的得意与狂热之色和林言极力掩饰的灰白神色都没逃过他的眼睛。稍动心思就明白了事实可能,心中冷笑,却也不多说什么,在黄巢命秦宗权部负责后卫事宜的时候,孙儒也是慨然领命,令得黄巢十分满意。
当朝霞再次升出地平线的时候,因为前日攻城而心有余悸的陈州城的守卫们意外地发现,整个贼军大营寂静得让人怀疑。接到消息后犹豫了一下,负责值守的赵昶派出了三小股游骑前往刺探,得到的消息无一例外:黄巢真的撤围了!
一向谨慎的赵昶只是将消息通报了自己的兄长,同时立即禁止回城游骑外传,而是将他们派出追踪黄巢所部的动向。直到黄巢所部已经在东北三十里外的消息传来,赵昶这才松了一口气。而这时,赵犨带着一大帮子侄也登上了城墙。
两个时辰后,黄巢撤围的消息终于正式公布。一直议论纷纷的守卫、百姓也终于欢呼起来,整个陈州都沸腾了起来……因为铁器大多已经被征集回炉为兵器,老百姓们找不到可以发出欢庆声音的器具,嗓子成了爆竹,成了锣鼓,所有人知道的消息的人所作的第一反应就是欢呼着去告诉其他人,城内没有那么多的酒,但水有的是,大量的百姓围在水井边,一边痛饮一边叫,甚至痛哭流涕。
四个月,一百多天,虽然城内有粮,但始终是配给的,大家饿着肚子提心掉胆。如今贼军一去,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即便是一贯骄矜的公子爷,人缘极差的大商贾都纷纷走上街头,和最下等的贩夫走卒一起,吼出心地的喜悦。
真是忽闻贼军撤围去,阖城百姓喜欲狂。不知道是谁先反应过来,叫了声“咱们感谢使君去!”,立即有许许多多人立即涌向赵犨的所在,若不是赵犨死战,没有像其他州县的守将一样弃城而去,大伙怎能迎来活着喜庆的一天?
望着成群结队的百姓,听着他们淳朴的感谢,连一向为人沉稳的赵犨也不由得意志满,为官一任图个什么,临危受命又图什么?还不是为了今天的场面?赵犨觉得自己这官做得值,这一百天多辛苦也值!
在父亲身边的赵麓林莫名其妙地有些心悸,但在这嘈杂声中又想不起什么。大概是因为这紧张了一百多天的陈州忽然放松下来让自己有些不习惯吧?父亲已经在城外要点设置了守望所,应当是不会出现什么状况了……他暗暗地安慰自己。
欢庆过后,彻底放松下来的陈州军民感觉到了前所未来有的疲惫,许多了人天还没黑进入了梦乡,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值守的军士。
看到自己部下带着一脸的疲惫偷偷睡觉,一般的下级军官都没有采取军法措施,毕竟,大家在这一百多里可真是累坏了,法理不过人情嘛。
可是对于战时的军队来说,讲人情是要付出代价的。
今晚负责全城守卫事宜的本来应该是赵珝,但到了戌时,实在睡不着的赵麓林主动要求替换自己的三叔,赵珝本来就有些吃不消,左右无事,就把防务指挥权交给了侄子,两人正在交代间,忽然听到一声凄厉的声响,随即就是怒吼,混乱的呼喊。
贼军攻城!当城墙上所有人习惯了一百多天的情况再次发生时,原本应对有素的守军居然乱了。很多人从睡梦之中醒来,急切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大家都在呼喊自己的同伴,下级军官们叫破了嗓子,手下的人却依旧乱作一团,动作僵硬。明显地可以看出,他们开始恐惧了,守了一百多城的战士在放松了一整天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恐惧了。
城外,火把如龙,仿佛一下子从地下冒了出来,密密麻麻的贼军已经离城不过百丈。
他们甚至有云梯!赵珝瞬间失神,这显然是去贼复返,可动作上看,却又不像是黄贼所部,反而像是训练有素的镇军……
“是秦宗权!”压抑住狂跳的心,赵麓林刷地拔刀,大叫一声:“三叔,我去前面,你快组织城内的兵民,通知父亲!”
赵珝正要说话,赵麓林已经冲出了门楼。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