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陈州不倒(上)(2/4)
“父母,咱们能等到援军吗?”一个模样憨厚的士卒问道。
赵犨一笑,反问道:“怎么不能?咱们不都守了三个月了吗?援军应该已经在路上了。再加把劲,咱们能好好活下去了。怎么,挺不下去了?”
那憨厚士卒嘿嘿地笑了笑,不好意思地说道:“咱们都是陈州子弟,只是担心熬不到援兵罢了。”
众人纷纷附和,只要飘渺的希望在,大家就有力气守下去。
赵犨表面上镇定自若,但看到大家殷殷的表情,心中还是有些酸楚。援军?河南诸地不是失陷就是怯战斗,忠武军自从杨复光带走大量精锐后已经等于残废,唯一在苦苦支持的就是陈州,而河南唯一能救陈州的汴军朱温处时有战事,就算他有心来,也抽不兵马,何况他未必这么忠义。
至于朝廷,赵犨早就不指望了。催促救援的诏书据说已经下了十多道,但谁会理会?新冒头的时溥说需要绥靖山东,和黄巢在那边的几支小军纠缠了两个月还没绥靖完毕,王处存兄弟是黄巢的手下败将,伤了元气,没胆子再来,一直在“筹措粮草”,王重荣、朱玫……这些人路远,更不可能奔波千里的来救自己……最可恶的是黄巢的克星,那个独眼龙,为了争地盘半路折向昭义去了“平叛”了,这也罢了,却还宣称自己一个多月前已经派了偏师来救陈州,还是正经的神策军……呸!神策军能有正经的?怕是早窝在角落里鱼肉百姓了!
他赵犨不是没想过投降,但黄巢不是安史,扪心自问,像禽兽一样地活下去他做不到,真要那样,不如战死!
难道,陈州会是下一个睢阳?自己就是下一个张巡?
赵犨心中涌上来一阵悲愤,身躯微微颤抖。
赵麓林看出了父亲的异常,连忙搀扶住,对围着的人群大声说道:“刺使要去商议军务,诸位让一让……”
没人怀疑,百姓们自动让开一条道路来,等赵氏父子离开后,方才议论起来。赵犨已经六十四岁,还经常上城巡视,全家男丁更是全部在一线,百姓们还能说什么呢?援军总会来的!大家心中的犹疑虽然依旧没有散去,但还是这么对自己说道。
“情况如何?”走上写有“陈州”二字的门楼,赵犨迅速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对朝自己行礼的护兵们点了点头,朝正在其中商议事情的一群武将、文士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