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访狂人(1)(4/4)
**
林有德这次来美国有三大目的,第一就是送自己麾下的年轻人到美国各个大学学习,第二是找机会拉拢那些已经在美国学有所成的未来的大师,比如詹天佑之类的。这两个目的都已经达成了。除此之外,他还和美国一系列财团首脑见了面,这帮新兴的垄断资本家都十分痛恨古典经济学那套鼓励自由竞争的说法,对林有德在南洋进行的经济学实验兴趣浓厚。
这种结交现在还体现不出什么作用,但是,这些垄断资本家未来可是能决定美国总统人选的:自从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谁来当总统和美国普通大众的关系就已经不大了,美国选民拥有的权利,只是在两个利益不同的资本家集团推举出来的候选人之中选一个看着比较顺眼的。。
而林有德的老朋友,已经因为菲律宾的功绩正式成为海军部长的老罗斯福,现在看来是个很有希望成为美国总统的人——就和上个时空里一样。
林有德现在已经修正了自己的时间表,他决定不再等欧战爆发,西奥多·罗斯福连任美国总统的那一刻,便是南洋军挥师北伐之时。对他这个新修正的时间表,他的幕僚班子给出的第一个疑问非常的理所当然:为什么不是在老罗斯福当选的时候动手?
尤其是聂雪秋,这姑娘对林有德那个“慢吞吞的”时间表很不满,三天两头过来跟林有德撒娇,似乎这样就能让林有德把时间表提前。
但林有德有他的理由:首先要在西奥多的第一个任期之内,强化美国与南洋军的利益连带关系,并且建立南洋军在美国的舆论影响力,废除臭名昭着的排华法案。做完这些之后,南洋军的北伐行动,才有可能得到美国的鼎力支持。
北伐肯定会触及英法等国的在华利益,这种时候,在华没有什么既得利益的美国就是最好的后盾。林有德需要美国来帮着自己顶住国际上的压力,需要美国的工业力来威慑英法军队,让他们在直接干涉方面三思而后行。
再就是,林有德认为南洋军现在的力量和北方比起来还是太弱了,1900年左右开打无异于以卵击石,多个五年来发展和积累,将商业能力渐渐转化为工业产能和军事力,再让1898年之后的那一系列的运动削弱一下清廷的实力,北伐的物质条件才会成熟。
为了增强力量,达成商业力和资本向工业产能转化的目标,林有德决定到世界各地去挖人才。
而他正好记得有一个天才,现在正处于不得志的状态。
没错,林有德来美国的第三个目的,也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找尼古拉·特斯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