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殿前君臣论民心(一)(4/4)
这个人难道是张亮,洛阳刺史吗?李恪在心中想着,故意不看着自己,是向群臣表示自己不在意,还是表示对于自己的态度,自己并不在意。在意的是,自己若是没有一副果决的性格,命运依旧会重复着的等待着自己。,
上前一步,来到了丹墀上,跪倒在丹墀之上,道:“孩儿见过父亲。”
李世民抬眼看了李恪一眼,点点头,道:“三郎,你先起来吧。”
自站立起来,向着房玄龄微微躬身,来到了李承乾的身边,那个男子终于转过身来,看了李恪一眼,目光之中看不出任何感情,又转回身去,
李世民看着众人,道:“洛阳令和长安令都分别上书,在两处的流民都已经回到了最近的故土,四个月的时间,诸位臣工,为了大唐,殚精竭虑,朕感谢你们,李泰和张亮昨日刚刚从洛阳回来,我将你们召集过来,就是让几位也听一下你们的事情。”
李恪没有说话,看了一眼岑文本,又看了一眼李承乾,微笑了一下,就不在言语。这是要论功行赏,还是要将此次的赈济灾民的变成方略,确定下来,此次李世民允许流民离开本地,就食他地,在长安和洛阳之中的流民更是被妥善安置,没有酿成大乱他也松了一口气。
李承乾看着李恪看着自己,就明白了李恪的意思,他是不打算说话了,是要把机会留给自己,自己站出身来,道:“父亲,此次在渭水之中,能够将流民安置之事做好,我以为是因为先安置了流民之心,让流民认识到,朝廷并没有抛弃他们,治民之道,就在于此。”
李恪在心中也点点头李承乾所说的是极是,根本上就是让流民感到自己仍然在朝廷的关心之中,人只要有希望,就会活下去,任何一个朝代,断了人的希望和活路,就只有做暴民,。
暴民都是官府逼出来的,没有人天生就愿意做用脑袋换希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