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宫廷战鼓裂浮云(二)(2/4)
“殿下知礼,是殿下的仁厚。不知道殿下来到这里来做什么呢?”柴绍走进了李恪,觉得这个孩子有一点奇怪,这个年龄的孩子,像自己家的柴哲威,比李恪大了一些,就是沉默少语的样子,完全没有李恪这般的让人有一种大人的感觉。
“我听见了战鼓的声音,很好奇,想看看我大唐的军威,就来想看一下,但是千牛卫不让我进去。”李恪的语言之间,让自己带着一丝孩子之气,他还没有忘记了,自己只是一个年纪十四岁的少年。
“既然是这样的话,你是陛下的儿子,我就带你进去。”柴绍看着李恪,上前一步,拉着李恪的手,向着两名军士道:“我以左武卫大将军的命令,带领蜀王瞻望我军军容。”
两名军士以右手抚胸,朗声道:“诺,遵将军令!”打开了校场的大门,被柴绍牵在手中,李恪觉得自己就像是做梦一样,柴绍自己是知道的,平阳公主已经是在战场之上战死了,但是柴绍对于李家的人,并没有疏远的意思,依旧是十分亲近和尊重。
来到了校场之上,柴绍把手松开,李恪跟着柴绍在后面跟随着,来到了高处向着低处望去,,中央之处有一高台,有四个士卒,手中拿着红蓝黑白四色旗帜在台上挥舞,而下面的军士随着旗子的指挥,有条不紊的来往穿插,自己仔细看去,步兵,骑兵弓箭手在其中来回穿梭,也不知道训练了多久,不知疲倦,依旧是在奔跑不息,步兵手持长矛,一手之藤牌,树立起来,手中的长矛向前刺去,整齐而锐利,两米的距离之内,光亮浮动,带着令人心悸的寒气。几千支的长矛树立起来,犹如是置身在钢铁洪流之中,这样的阵势无论是如何英勇善战的猛将都不敢小视,李恪在这一瞬间,就明白了,若是这些是死士的话,要应付几百支长矛的力量,是何等的艰难,这简直就是一副杀戮机器。整齐的脚步声,在校场之中回荡着,声音已经压住了鼓声,李恪自己的口中发干,下意识的咽下了一口唾沫。旌旗如云,杀气如山,风云齐至,只是这肃杀之气,就要撕裂敌人的意志。
弓箭手五步向前,弓弩手将弓箭搭在弩之上,在校尉的命令之中,拉起弓弦又慢慢松开,每逢十步,又是如此,骑兵驾驭战马来回往来穿梭,手中的唐刀挥舞着,映照着年轻的军士上面的凝重的神情。
李恪看着,点点头,这和后世之中的练兵方法是一般的,就是先进行演练,训练士兵对于手中的兵器的熟悉程度,也要讲求各个兵种之间色契合程度,还有兵将之间的服从关系。柴绍一直在观察了李恪的变化,看见了李恪是凝神观察的样子,对于军旅之事,不是装出来的吧,李世民是关陇世家的武将,可以说是马上皇帝,看李恪这个样子难道是对于打仗也有几分兴趣吗?
“老柴,可是几天没有见你了。今天怎么有机会来呢?”一个声音在李恪的耳边响起,李恪看去,一个身子比柴绍高了许多的男子,向着这边走来,步履稳健。和柴绍不同的是,身上穿着明光铠,走路的时候,发出了铠甲摩擦的声音,看着面容,口方鼻直,言语在爽朗之中,带着几分亲密,
柴绍看着来人走近,也大步走了过去,一拳打在了肩头上,那个大汉根本就没有躲避,柴绍道:“老子几天没有来,就开始叨咕,我说这两天就是睡不好。”
男子哈哈大笑,李恪心中暗道,都是将军级的职务,国公级的职位还是这样的像个老兵痞一样,那个大汉看见了李恪,面色凝重起来,李恪年纪虽然是小,身着五龙黄袍,大汉以右手抚胸,道:“蜀王殿下,程知节拜见,臣甲胄在身,不能行君臣之礼,望殿下恕罪。”
程知节不就是隋唐演义之中的程咬金吗?怎么是这样样子,不是像个粗鄙大汉一样吗?李恪睁大了眼睛,随即感到了自己失礼了,伸出了双手,挺直身子,朗声道:“请卢国公不必多礼,国公乃是国士,恪虽是年幼,自知父亲也是视诸位如手足一般,国公如此,是折杀李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