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被抓(2/4)
“小子,你可不要怪我们。要怪就怪你命不好。出生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侯。你做了鬼,可不要找我。要找就去找那些建奴。”矮胖大汉来到吴宇身前,一把扛起吴宇,将其扛在自己肩上,眼中满是冷漠之色。
“呜呜呜……”吴宇只能是不断发出呜呜之声,脚是拼命乱踢着。
“我怎么怎么倒霉,怎么碰上了这种败类。不敢上阵杀敌也就算了,还竟然要杀良冒功。”吴宇心中是哀嚎不已。
对于明朝后期的士卒,吴宇还是知道一些的。他们普遍战斗力弱,士气低下,物资匮乏,军备废弛。但这也就算了。
最让后人不齿的是,这些人打战不行,但杀良冒功可是一等一的好手。
明朝廷为了鼓舞士气,立下了赏格,规定斩首一级赏银五两,后来道崇贞年间又增加到三十两;将校也以获级多寡论功行赏。于是官军往往对手无寸铁的平民滥施屠杀。
当时杀良冒功,杀降冒功的行为泛滥成灾,几乎成为军中潜规则,这不但断绝了少数民族归一大明的可能性,也造成更加深刻的民族仇恨,为后来努尔哈赤统一东北少数民族各部落提供了必要的舆论基础。
在这种前提下的军功,即使剿清了关外所有的部落头领,只要明军一撤退,仍然会不断出现类似努尔哈赤之流的人带头反对明朝。将兵不用浴血杀敌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也导致了明军将士斗志下降,其军心动摇,毫无家国概念。
这不得不说是大明的一个悲哀,就是因为如此大明才在对后金的战斗上是一度失势。
特别是经过萨尔浒之战后,明朝由先前的主动变成了被动防御,只能任由后金攻打,没有力量进行反击。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两个大汉走进了一片树林,在树林深处,正有两个同样穿鸳鸯战袄的明军士卒等着。
在他们不远处,有九命身穿普通平民衣服的大明百姓正被绑在树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