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巡夜(1/2)
洪山虎的一番话,稳住了乱糟糟的局面。
百姓不再闹腾。
所有灾民看到洪山虎,都下意识的有了畏惧心理,规规矩矩的,不敢再随意的乱说话,生怕一不小心,自己也被杀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刘二死了,他们可管不了。
洪山虎把灾民的变化看在眼中,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再苛刻的打压灾民,便容易令百姓生出逆反的心里。到那时,百姓心中生出疙瘩,就难以在历城县产生归属感。
有杀威棒,也得有大萝卜。
洪山虎看向杜如晦,示意杜如晦处理。
杜如晦走上前来,朗声道:“县令仁慈,只要是进入了历城县的灾民,都将得到安排,不会让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饿死街头。接下来,本官念到名字的人,全部站出来。”
在杜如晦的手中,有一本花名册。
这本名册,是秦琼送回来的。
所有的灾民要进入历城县,都得从边境进入,都得经过秦琼的登记。而秦琼登记造册的花名册,已经派人快马加鞭的传回,以便于杜如晦安排。
“陈安民,及其家人。”
杜如晦高喊了一声。
人群中,有一个百姓走了出来。
这人便是陈安民,在陈安名的身边,还跟着他的妻子,以及他的两个儿子。陈安民个子不高,四十出头,一副憨厚本分的模样。他的两个儿子,有二十岁左右,但都非常瘦。一家人看向杜如晦,眼中都流露出期待神色。
他们是临邑县的百姓。
临邑县遭了灾,家中的钱粮用完了,官府的补给很少,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听到说历城县能有吃的,才都跟着来了。
陈安民带着妻儿来历城县,是拖家带口,连家里的锅碗都带来了。
杜如晦摆手道:“站在一边去!”
“是!”
陈安民回答了一声,规规矩矩的带着妻儿在一旁站着。
杜如晦又继续道:“刘能,出列!”
“是!”
一个身材干瘦,截然一身的青年走了出来。这便是刘能。他本就是临邑县的孤儿,在临济县活不下去了,跟着逃难的队伍来了历城县。
杜如晦摆手让刘能站在一旁。
然后,杜如晦照着花名册上的名字,一个个喊,足足喊了五千灾民出来。
五千人列队,黑压压一大片。
这一批人,只是刚抵达历城县灾民的三分之一。除了这五千灾民,还有近一万灾民等着安排。
杜如晦看着出列的五千人,朗声道:“你们的住处,已经安排妥当了。在靠近的历城县城东的河岸便,有早已经准备的帐篷,你们去那边扎营,然后依次入住。”
“你们接下来的任务,是开沟挖渠。”
“你们中的人,不论是老弱妇孺,只要参与开沟挖渠,不仅有馒头稀粥吃,还有钱财可以领取。县令为你们的生计,操碎了心。希望尔等,好生遵守规矩。”
杜如晦声音转为严厉,呵斥道:“违令者,定斩不饶。”
灾民听到后,纷纷点头。
虽然要去开沟挖渠,但有饭吃,还有钱拿,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至少不饿着,而日子也暂时能过下去。
对灾民来说,是天赐恩德。
杜如晦吩咐一声,就有一名佐吏上前,然后佐吏带着一队士兵,护送着五千灾民往城外的河道岸边走去了。
在灾民抵达之前,杜如晦就安排了人,在岸边准备了一顶顶帐篷,供刚到的灾民居住。
五千灾民去了,也能快速落脚。
索性的是,五千灾民中,许多人都是拖家带口,连锅碗瓢盆都带着的,很多人都能直接生火做饭,又让杜如晦少了许多事情。
五千人走后,灾民少了三分之一。
然而,杜如晦的事情却没有完,他依葫芦画瓢,又喊了五千人出来。这五千灾民的任务,相对来说更繁重,要前往历城县附近的荒山,砍伐树木,开荒耕田,把荒山清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