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委员长的关注(1/4)
南京,军委会作战室。
自抗日开始以来,战场形式极度恶化,上海、北平、天津一带迅速沦落,作战室内一片阴云缭绕。
蒋委员长一连数十天都没有睡个囫囵觉,眉头紧紧皱成一团,脸上也是一片的阴郁。如果说上海、天津、北平这些大城市沦落,只是让他心痛的话,而日军将触手伸向了南京,则是让他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
蒋介石蒋某人虽说是个政治人物,一切都是以舆论与政治为前提,但他也非常清楚,如何国民政府的首都,被日军占领的后果。
南京是国父孙中山陵墓所在地,全国的系诚瞻仰之地!全世界翘首切盼付与最大的注意力的重心。
或许即使日军占领南京,在战略上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但是如果轻易放弃南京的话,作为国家领袖蒋介石就会被贴上不抵抗的标签,甚至因此还会下野。他害怕下令不战而放弃南京,又会被社会舆论和政敌指责为投降和卖国。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所以他希望在南京进行一下象征性的短期抵抗,以应付社会舆论。
这样既能保住数十万精锐中央军,又能在舆论上占据上风,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被任命为南京卫戍司令部总司令的唐生智,不止一次的用他那充满爱国之心的话语,要死守南京,保住首都。而社会舆论为此也大唱赞歌,推波助澜,从道义上尽占上风。
这些情况使得,蒋介石有些拿不定注意,到底是死守还是象征性守卫。
当然,蒋介石并不晓得,这些唐生智并非真心保住南京,而不过是利欲熏心的投机者。拿南京十几万将士和数十万平民的生命去换取自己的前程。正是因为他,才会出现后来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或许不能说唐生智是主谋,但至少他也是造成这一惨剧的帮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