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经济战(2)(3/4)
太子申在此时提出疯狂购买的设想,这无疑是匪夷所思的。
然而,不待严缓想清楚,太子申很快就说起了自己的见解:“当今天下,列国君主但凡有点明智和远见的,都在广开门路召集四方能够治国安邦的才学士子,列国争地、争名士才子,可兴国安邦。”
“然而纵观这天下大势,列国诸侯今日尚能把酒言欢,明日或许便是刀兵相见。由此可见,盟好不过是一时的。就拿魏秦来说,秦国怂恿吾王称王,后趁魏国战事不利而出兵讨伐。”
“因此,吾魏国要争的绝不只是名士才子那般简单,包括吃穿用度,所有的都要争。”
顿住换了口气之后,太子申抬手指着几案上平铺的地图:“吾魏国的疆土雄踞中原腹地,从兵家的角度来说,此乃四战之地,不宜轻易的起战事。可若说到经济,也就只有韩国及宋、卫等国可以和魏国媲美。”
“商贾的贩运,使得北方的马匹可以出现在南方荆楚的闹市,荆楚的水产、粮食亦可出现在北方诸国的闹市。齐地的盐、桑,西秦的皮革、织麻等物被商贾贩运至九州各地。而吾魏国刚好处在四方商贾必经之地,此乃地利。”
说到兴起,太子申已然没心思再顾及只是一知半解的严缓了。
自顾自,接二连三的道:“总之,从今日起,魏国要充分发挥优势。”
“而将军之前提到的是否需要,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人生在世,哪一个又少的了衣食?行军打仗也需要马匹和粮草。将士们需要更加精良的铠甲。”
“或者再换个说法。商贾唯利是图,大搞投机取巧之事。其贩卖的东西魏国也许不是很需要,可不见得周围诸国不需要。就好比齐公急需皮革制作甲胄,可这商队到了魏国便把东西卖了,如此,齐军可还有甲胄可穿否?”
话至此,太子申深深的看了严缓一时,而后挺直了身躯,静静等待着严缓去思考,去消化,继而给出答案。
实际上,太子申这一连串的话语,也不过是将心中的规划说出冰山一角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