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相国府的门客(3/4)
法治,这对现在的太子申来说,那自然是赞成。
可新法具体应当如何定,还需要斟酌。
放下这法治卷,太子申又拿起第二卷。
第二则说的是固农,在这个以粮食为主的年代,谁有充足的粮食,做起事来就更有底气。
同样的,刻写者也对此进行了一些详细分化。
比如其中的奖惩制度,鼓励耕种和开荒,各种赋税制度等。
奖励辛勤劳作者,惩罚慵懒之人。
一个公开的奖惩制度,自然是必要的。
对此,太子申也没有意义。
即便是两千年后的科技时代,粮食也是大国把控的重要资源之一。
无论何时,是人他就得吃饭。
套用后世民间的一句话,‘百姓若是饿极了,连皇帝都敢砍’。
对粮食重要性的认知,现在的太子申,比先前的那个灵魂,怕是强上百倍千倍。
再其后还有关于练兵,山河湖泽、渔盐等跟从商有关的内容。也都根据魏国的国情,大致刻写了相关的管制。
不过细节之处,太子申并没有心思去一一评判,只是大致扫了一眼。
“难怪相国总是一副不急不躁的样子,却但是早有准备。”
太子申随口夸赞的同时,两个眼珠子还在竹简上扫视。
“等等。”还没等惠施开口,太子申忽然盯着竹简上某处,露出惊讶之色,“公孙衍——”
“莫非此《兴魏五则》,乃是此人所作?”抬起头,太子申满目期待的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