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请皇兄退位 > 第18章登基大典,捧奉诏书。

第18章登基大典,捧奉诏书。(2/2)

目录

他突然就忍不住地笑了出来。

随后摇了摇头。

目光坚毅地看着距离他就只有十步之遥的台阶,毅然决然地踏了上去。

已经腐朽到了极点的王朝,朕还这般畏首畏尾地不敢大刀阔斧地进行破坏,格局实在是太小了啊!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叩九拜,山呼万岁,好似登天一般的声音,延绵不绝,经久不衰。

声音停歇后,

皇帝赵朴这才接受了钦宗皇帝第三次书写的禅位诏书了。

古人讲究三次拒绝,三次书写。

这是个礼数。

他赵某人既然要做正式一点的皇帝,自然是要遵循这个礼数的,其他的都可以简化,但唯独三次拒绝三次书写的这个不能省略。

这是皇位法理正统传承延续的一个重要的面子工程。

没有做好这个面子工程的,一般都不是正统的王朝,不仅仅是开国皇帝或者篡位的臣子自己心虚,而且敌人还会将这个问题扩大化。

可以说,是封建法理系统的关键一步。

这个千万不能马虎。

当然,赵朴也很辛苦的,他昨天装莫作样地拒绝了一天,今日登基了,这才将这诏书的第三个版本交于了宦官之手。

由奉读宦官来进行宣读。

“朕,大宋皇帝赵恒,年老体衰,身子骨弱,已患疾多年,疼苦难耐,今幸有十三皇弟朴,兄友弟恭,孝顺成性,德才兼备,勇武过人......”

诏书内容很长,足足有数千字。

写得很情深意切。

可以说是上上乘的催泪佳文。

可惜啊,这不是赵恒写的,他写得前两个版本加起来不到五百个字。

这让赵朴感觉不太行,连夜让刘伯温将赵恒的两个版本整合在一起,然后扩写的数千字,再由下半夜的苦逼赵恒誊抄。

以至于赵恒现在对他的好皇弟赵朴的假惺惺地友善行为,都是漠视的状态。

太膈应人了!

这刘伯温本来就是大文学家,写得文章,那叫一个出彩。

赵恒抄德那叫一个恶心。

如今奉读宦官读完,所听闻的官员们,无不声泪俱下。

就连宋徽宗赵佶都哭了。

一边哭,还一边问赵恒是不是真的发生过这些事情了。

弄得赵恒心情十分的憋屈,但又没办法,没听到诏书上面开头的一句话写了什么吗?

“年老体衰,身子骨弱,已患疾多年,疼苦难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还不是在警告他不要乱说话,不然哪天突然暴毙了,都是属于正常死亡的。

他害怕啊!

没办法,老父亲赵佶的追问,他也只能陪着笑脸苦哈哈。

登基大典第二步,也就是即位的皇帝,要公布他的执政方针等一系列阐述皇帝想法的诏书,也就是即位诏书。

当然,这第二步一般皇帝们是不怎么理会的。

通常情况下,只会有开国皇帝会有即位诏书。

毕竟大部分皇帝都是守成的皇帝,没有实际锻炼过,根本不可能在即位之初就有做好皇帝的思路的。

但赵朴有。

当下,他亲自将诏书从怀中掏出,交付给了奉读宦官。

“朕,大宋第十位皇帝赵朴、太宗皇帝九世孙,于此昭告大宋列祖列宗,昭告三界神魔仙佛,昭告天地人妖鬼......”

奉读宦官读了开头的一点,就不敢继续往下读了。

他面带恐惧地看着皇帝,似乎是在确认这诏书是他写的吗?

“读啊,怎么不敢读了?”

“陛下,这如此大逆不道的诛心之言,奴才不敢读啊!”

“读!读下去,你不读,就让朕来读!”

“陛下,老奴该死,老奴不敢!”

宦官吓得双腿发软,颤颤巍巍地将圣旨递了回去。

“下去吧!”

“谢官家!”

如此反常的一幕,让诸位大臣们瞠目结舌,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圣旨,让读了几十年圣旨的太监都不敢读了?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