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留下(2/3)
“罢了。”元承一点一点地松开了她的手腕,“你回去吧。”
李悦姝整个人便如虚脱了一样,紧绷的身体突然放松,胡乱地嗯了一声,转身快步走出了正堂。
温绫迎上来扶住她,李悦姝抓住她的手臂,就好像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竭力稳住步子,没有回头地离开了这个庭院。
长顺看着两人走远,回身到正堂去看元承,小心翼翼地问:“王爷,太后走啦?”
元承已经坐回椅上,闭目不知在思考什么,淡淡地嗯了一声。
长顺弯着腰,踌躇半晌,小声道:“您与太后的关系……是不是太近了一些。”
白日里他看见自家王爷与太后两个人孤男寡女在亭子里幽会也就罢了,怎么大晚上的,太后也能出现在这里?
长顺怎么都想不明白。
元承睁开眼,眸中隐隐浮现一丝戾气:“多嘴。”
长顺第一次被主子用这么严厉的语气责骂,吓得膝盖一弯,连忙跪在了地上。
“不该你管的别管。”元承冷声道,“出去。”
……
次日天色昏沉,时断时续地落下了雨。
议政时,李正安罕见地缺席了。
反而是不常来的太后出现在珠帘之后,新上任的中书令瑞王殿下也第一次出席政事堂,几位重臣们对视一眼,心中均有了不同的思量。
贺卓大马金刀地坐在下首的位置,突兀地笑了一声:“李尚书向来勤政,今儿这是怎么了?早听说李尚书有逢雨天骨痛的毛病,莫非真是老了,身子扛不住了?要我说,你们文人就是身子骨弱,老夫还比他大几岁呢,当年在他这个年龄,还能上阵杀敌,在外头领兵作战呢。”
亲近贺卓的大臣连忙附和:“将军神威,真乃大梁之福。”
李正安没来,自然是因为李修齐还没好。
昨日夜里,李修齐突发高烧,李正安只好连夜又请了两个太医去和辉堂为其诊治。李正安就这么一个儿子,操心了一夜合不上眼,今日议政,自然来不了。
李悦姝身为太后,顺理成章地把那些原本该由李正安批复的折子收起来,打算带到瑶光殿自己看。
贺卓有心想反驳,却也无法拒绝。
李悦姝笑吟吟地:“既然几位爱卿决议不了,那哀家就等下午李尚书入宫时,再与其商议。”
贺卓面上说着好好好,心里却在想,一个十几岁的丫头,能看懂折子么?
李悦姝确实不太能看懂,但她可以把折子带到清凉殿,趁着下午小皇帝读书时,交给“瑞王”翻阅。
李悦姝便在“瑞王”的指导下批复了几个折子,等第二日李正安入宫时,再给他看。
李正安翻了一阵子,有些惊奇地抬起头说:“不想殿下还有如此之才。”
李悦姝腼腆地笑了笑:“若是大伯父觉得可以,以后我也可以为你分忧。”
李正安叹息一声,点了点头。
他把折子放到一边,又提起李修齐的事:“新阳昨日去了和辉堂,不得已,就把事情告诉她了。就是怕她太过伤心,跟她说还能治。新阳就守在明瞻身边,端茶倒水的伺候。哎,昨夜要不是你伯母劝着她去休息,她怕是也要一宿不合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