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空头爵位(1/1)
时光荏苒,转眼过去三年。
大宋的变化很大,虽然朝廷依然沉疴难治,但好歹多了赵景这个金娃娃,在金钱上续了血。
再加上赵景在某些方面上的大方,孵鸡子之法传开,贫家都能花几分钱买小鸡喂养,大大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盐价逐渐下跌,各种便宜的腌制物出现在市面上,钱庄吸纳百姓存额又被贷出去,缓解了大宋的用钱荒。
活字印刷术使得书本费用大大降低,坊间大大小小的书舍遍地开花。
再加上出现了偏旁部首形成注音字典,民间识字率大大增加。
三年来不断修路,关中地带主要的城市都被水泥路连接起来,道路顺畅方便了行商之人,致使内陆城市商业繁荣起来,连国库都增添了一笔不少的税收。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利的一面,水泥这一利器不只大宋能看到其好处,连周边的数个野狼之国都频频派探子企图潜入水泥作坊中,试图将水泥方子带出。
然大宋宁可发展慢些,也没打算让水泥作坊遍地开花,不然放开了修,也不可能水泥路只连接了关中几座城市。
朝廷圈了几个石灰石矿,多是在荒野无人的区域加工成品,再运到工地。
而工地修路的人除了死囚就是服徭役的人,探子就算混入其中,目前也无法混入作坊中。
这两年来夏人和契丹人似乎因此事逐渐走到了一起,企图以强硬的方式逼迫大宋将水泥配方交出来。
好在大宋裁剪了大半厢军,又将挑选了一些充入北军中,原先备受打压的武将最近一段时间日子好受了些,至少背后叽叽歪歪的文官安分了不少。
连原本被夺走军权排挤出京的狄青也重新启用,使得重掌军权的他望着对面的契丹城池内心五味杂陈。
这一切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赵景的影响,当然他自己是不知道,前些日子宫中有娘子怀了孕,虽然最终没保住,但多多少少使得赵景感受到官家的真实想法。
那段时间,官家可是没再招他入过宫。
赵景认真的审视了一遍自己的地位,他说是唯一的皇子,但实际上因身份存疑,始终没受到宗室承认,即使得到官家认可,可也只是口头上。
没有文书,也没有圣上旨意,如今只挂了个王爵头衔。
这只是有名无实,官家口头承认他是他儿子,可行动上却拖拖拉拉。
这让赵景不得不为自己打算,虽然历史上这一位没有孩子,最终过继了堂兄的孩子,但是他不能不保证自己的存在会不会造成蝴蝶效应。
若是没认亲前,他是无所谓谁当皇帝,但如今他已经深陷其中,无论谁上位恐怕都无法忽视他这个官家“亲子”的存在。
为了自己的小命,赵景不得不逼迫自己向上钻研,最起码也要在朝堂上掌握一定实权,而不是像之前小打小闹都被试作孩童行为。
好在他慷慨的行为为他在民间赢得了一部分人气,再加上他跟武将走得近,又有一些文臣大佬做老师,天然拥有拥护的人。
再加上他又长了几岁,不能再视他为垂髫小儿,已经到了可以入朝听政的年龄,总不可能再找借口拒绝他。
深夜,赵景陷入沉思,烛火跳跃的光芒在眼眸中闪烁着。
转天轮到包拯来上课时,他开口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