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交心(2/2)
赵祯如何不知,朝廷有识之士都知朝廷即将面临这大危机,之前的改革就是想改变这种弊端,可是受到的阻力太大,赵祯明白自己的缺点,好听点叫仁心,难听点叫优柔寡断。
他没有魄力快刀斩乱麻,导致改革只持续一年就没头没尾的结束。
至于那几个支持改革的官员全都排挤出朝廷中心,在蛮荒之地沉沦。
赵祯看着儿子稚嫩的脸庞,不由下定决心,“好,就改革。”
赵景倒是意外他爹这般果断,不过想到他之前透露的那些事又觉得理所当然。
知晓自己的国家将灭,任谁都没办法保持冷静。
“爹,这事不急。”赵祯下定了决心,赵景反而劝起了他。
“大宋才面临改革不久,再重复也是重重阻力。不如先一点一点的布局,最后改革之风由民间掀起,自下而上的改革,远比自上而下阻力要小。”
赵祯想到赵景传出来的那些新事物,“你之前那些建议就是为了推动改革?”
赵景摇头,“不,这些只是打基础。爹,大宋现在没有改革的基础,就算是改革成功也持续不长,人亡政息,自古还少吗?”先将人从田里解放出来,才能初步改革。
这之前,他能做的只是为这个目的打基础。
他总不能跟他爹讨论一下马克思主义吧?这世界原本就是无法阶级跟有产阶级斗争。
皇权代表的不是占据绝大部分底层的无产阶级,而是少数中等富户和上层阶级。
赵景不在乎大宋能不能存留下来,他想尝试一下这个已经发展到跟后世民国十分想象的朝代,是否有社会主义诞生的土壤。
就算没办法做皇帝也无所谓,反正他爹就他一个儿子,相较于继承家里的皇位,他更喜欢做个艺术家。
可惜,这种危机四伏的时代没办法给他一个安稳的空间,他只能试着改变这个时代了。
赵祯叹息一声,知晓大宋国运就剩下这么点时间,他就提不起劲了。
看赵景一脸信心满满,反而期待他真能扭转大宋的命运。
他张口,“爹没办法将一个盛世交到你手中,你想要做什么就去做吧,爹支持你。”他没把握改变大宋,毕竟他管不了死后的事,只能活着的时候为儿子多做些准备。
或许有生之年见不到大宋国运昌隆,不过没关系,赵氏子孙会继续努力。
自此,无论赵景做什么,提出什么意见,还真不再反对,一力支持。
赵景在府里围着花园长跑,没想到自己回到千年前仍然需要跑步。
“苏师父,有没有什么功夫只需要打坐就能办成?”
抱着手冷着脸的苏半夏摇头,“学武必要打熬筋骨,殿下别想走捷径,学武走不得半点捷径。”
赵景在心里吐槽,为何人家虚竹小和尚只接受无崖子一甲子的能力就能成为武林高手,偏他需要从跑步蹲马步做起?
“真没有吗?我听说有那种传功之法,可以将内力传入另一人体内,瞬间照旧一个高手来。”
苏半夏冷冷回答:“殿下少看点话本为妙,今日多加十圈!”
赵景脸垮了下来,喘着气道:“不行了,我跑不动了。”他脚步慢了下来,只听身后风声袭来,他吓了一跳,一回头只见脚跟旁的石子被一条鞭子抽碎。
“我跑,我跑还不行吗?”赵景当即加快了脚步,同时在心里后悔不已。
他这是不是砸了自己的脚,先前他放下大话,让苏半夏不要把他当皇子,只要能学会武功他可以任由他操练。
原本以为很快能学武,结果连续半个月都在跑步蹲马步中度过,别说学武,连影子都没摸到。
又跑了两圈,赵景速度是真慢下来,苏半夏再抽鞭子都没用。
何况已经达到原本计划的圈数,跑慢点也无妨。
赵景就用这比走路快不了多少的时间混圈说。
“嗬嗬~”
“苏、苏师父,你还没、没说有没有……”赵景累得满面通红,汗流浃背。
苏半夏抱着胸站在最高的那处假山上。
“就算有跟你也没关系。”怕这个硬塞过来的徒弟真打什么歪主意,苏半夏不由掰碎了跟他解释。
所以,他最怕这种有权有势的人,什么都敢做什么想法都敢付诸行动。
“人体有奇经八脉,能传功的都懂奇经八脉,且传功途中有耗损,经常十不存一,除非是绝世大能,找个普通武者传功,先不说弄清楚经脉的问题,还得会传功之法。就算传功成功也只能一点功力,不是自己练得先不说会不会跟本体功力排斥,就说得到的这点还不如自己练的合算。如今武功中能传功的均是世外高人,就算殿下找到愿意传功之人也不行,殿下经脉奇窄无比,就算传功也收纳不了多少,或许还会冲撞经脉走火入魔而死。”
赵景“噗通”一声摔倒在地,倒是没摔狠,原本就是脚软撑不住了,他趴在地上喘着粗气,过了一会儿翻了个身。
只觉得胸口火辣辣的疼,一刻钟后才缓过来,他就躺在地上,闭着眼睛问假山顶上的人。
“这么说我无法练武?”
经脉窄,注定容纳不了多少内力,这不是告诉他再怎么练都没用吗?
成不了大侠,学点三脚猫的武功又有何用?
苏半夏跳下来,走过来居高临下的看着他,“我早已说过,殿下在武学上没什么天赋。”
赵景倒不失望,这点他早从白玉堂那里知道了。
“若是有高超的武学秘籍呢?”他还是不死心,说不定拿到小无相功或北冥神功,他还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