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征稿(2/3)
现征有关《三国杀》赛事的稿子,有意向者直接投送三合书铺,录取后千字十文到百文不止。
皇祐元年八月二十九日。
再下面就是投稿的格式。
刚将纸贴上的伙计跳下凳子,拍了拍他的肩。
“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试试看,又不占用时间,要是真被录上,好歹也能补贴家用。”
原先只是看个热闹的孙维不由心中一动,问伙计,“这是咱们书铺自己弄得?”
伙计摇头,“不止咱们家,听掌柜的说有好几家书铺都接到了这活,来咱们书院的读书人不是多吗?让咱们卖书的时候多给读书人说说。”
孙维确实心动了,这报酬虽不多,却不耽误他读书做工,最重要的是这稿子是投到他书铺里。
就算不成,也就费些纸笔的事。
这一日不少书铺的读书人都看到了这张纸,有些囊中羞涩的读书人默默的将稿子的格式记下来。
有些借了纸笔光明正大的抄录了一份。
有的书铺征集的是关于赛事的稿子,有些关于民生,还有些是奇闻异事,风土人情。
总之没有一家征稿是重复的。
……
苏奇刚被调入京,他原先是陈留县的知县,因治下破案率奇高被调入京。
如今正在等大理寺的空缺,要说判案断案,苏奇只能说平平,他完全是占了那位苏神医的光。
不过,他也不是没有优点,至少将治下案子一丝不苟的全记录下来,后来呈给了恩师。
恩师也不知跟大理寺那边如何说的,只一个月他就调入东京,等待职位落实。
苏奇今年才三十有二,以往一直在外面打转,好在他有个五品的工部侍郎恩师,这恩师同时还是他的岳父,虽然岳父官职也不大,但至少是京官,手里有些人脉。
这不收到判案录,就想办法将他运作入京。
原来在外面倒没什么感觉,吃住都有衙门,等入了京才知道生活的艰难。
房子买不起只能租,还只住的起外城。
没有收入,原先置办的产业都在陈留,这导致原先还算富足的家庭,一下子连肉都有些吃不起。
恩师那边倒是支援了他一些,可老人的积蓄也不多,他总不能全靠老人。
好在后来,有人看中了他写的那份判案录,想要拿去印刷,拿到稿酬,家里才松快了些。
今日,书坊的范经济上门,带来了印刷好的书,顺便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嘶!”苏奇倒抽一口气,“你是说,夷山书院,那个皇子建的书院正在招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