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期盼(1/4)
赵景收到了几篓子螃蟹,这时候的螃蟹长得非常野蛮,粗壮的钳上都长着一缕缕的毛。
这些螃蟹全都用草绑住,即使这样仍然愤怒地吐着泡泡。
螃蟹在这个时代并不是什么大众美食,一来是做起来非常麻烦,二来肉不多。
普通人嫌麻烦,就算是有钱人也只拿来吃个野趣,不像后世螃蟹都快成奢侈品,每到吃蟹的季节价格就居高不下。
赵景让人做了蟹黄,还有蟹黄包子,又捡了一些让人清蒸了,其它的送到宫里去。
厨房那边拿到螃蟹有些手足无措,不论是做粥还是做蟹黄包子都不算事儿,唯一的是清蒸,清蒸又是怎么个吃法?要不要上面放些葱姜蒜去去腥味?
厨房一边忙活着一边派了人过来请教,赵景这才知道,这实现已经被开发出了好几种吃法,却独独没有清蒸。
那怎么行?吃螃蟹自然清蒸才是真绝色。
忙写下了吃法,一份紧随螃蟹送入宫,一份交给了厨房。
好在黄酒是有的,在蒸馏没有出现之前,常人喝的酒中黄酒就占有了一定比例。
当然好东西得跟人分享,赵景将狄咏还有认识的那些衙内一块叫了过来,又快马加鞭从庄子里拉了几楼螃蟹,借庞家开了个螃蟹宴。
第一次吃到清蒸蟹的衙内惊为天人,没想到蟹黄蟹膏沾了黄酒姜蒜汁后竟然如此美味。
鲜到他们的舌头都快要掉下来。
这股鲜又跟鱼羊但那股线鲜味不同,虽然说不出来,但毫无例外都征服了他们的味蕾。
赵景吃的其实不是很满意,没有专门的工具只能拿手剥,把他的手指划破了一道口子。
随后他感叹了一声,“若是有专门吃蟹的工具就好了。”
有人将他这句感叹记在了心里,只过了两天就有人上门,送了一套金子打造的工具。
不是蟹八件,却比蟹八件还要多,足有二十个,剪子、钳子、刀、槌子、棍、牙签……应有尽有,有大有小,大的也只有成年男子巴掌大,小的不过手指长,个个玲珑精致,柄上还镶嵌着珠宝。
赵景收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有些烫手。
大宋金银只拥有储值价值,不能作为钱流通。
银子作为法定货币流通也是从明朝开始,毕竟中原的铜币大量外流,再加上一部分作为陪葬品埋到了地下。
缺铜,不仅是宋朝,自古就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