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三辽通志》(4/4)
五代十国,世道dòng • luàn,也能让沙陀人打出大唐旗号,自认为“李氏子”……
光是想想,都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中国人爆棚的自豪感,以及中华文化对周边碾压式的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无数夷人主动归化,你不承认他是汉人,他还能跟你打起来。
可惜现在不行了。
从大宋太宗飙车于高粱河起,中原王朝凌驾周边的盛况便不复存在,北边的辽国甚至还跟大怂抢起来了“正统”,说自己才是唐王朝真正的继承人。
而辽国的“契丹”之号,在后世也成了斯拉夫人对中国的称呼。
西夏方面,也不是很看得起大怂,要不是宋朝给的太多了,李元昊还不想去帝号呢!
后面靖康之耻,更是让人一提到就捶胸顿足。
蒙元一来,华夏陆沉。
到那个时候,蒙古有成吉思汗这样的猛男在先,中原王朝有大怂这样的软骨头在后,“成为汉人”在外族人看来,也就没有太大吸引力了。
蒙元皇帝甚至连汉语都懒得学,除了前头几个,后面的能听得懂手下的汉官说啥已经很不错了。
就此,“汉文化”对于周遭民族的吸引力大为削弱。
大明仍然是中央之国不假,但要说为了只拿到华夏绿卡而闹死闹活的,就远不及宋前的诸多朝代了。
可朱见济怎么能甘心呢!
他早就说过了,
汉唐有的,大明也要有!
所以《三辽通志》必须修起来!
归化学校里的思想灌输也不能放下!
最好的,就是把外族的祖先都划到“诸夏”这个概念里面,让大家都成为一家人,还都认炎黄当血脉源头,认大明当爸爸,才是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