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有人背着朝廷偷偷下海(2/4)
而由于数量庞大,晾晒黄册也需要看天气如何,所以一直到景泰八年还没有收尾。
托了这个福,再加上轩輗老头猜到李继业有背景,也没有多阻拦。
半推半就,让他来看了一眼。
李继业努力的记住一些内容。
好在轩輗和年富合力,杀伤力比较强大,撸出来了不少侵占民田的贪官。
在抓人抄家后重新清点田亩,使得南京这边的记录比较新鲜,也比较好看。
只看了不久时间,李继业就离开黄册库,下乡考察。
他把自己记下的,在官方登记册上本该是公田或者他人所有的田地走了一遍,看了下被侵占的情况如何。
这个举动和当初徐永宁有些类似,但却比后者要深入不少。
毕竟李继业本地人,办事的时间比徐永宁一个外来户充足不少。
然后,他又去打探其他的消息。
作为大明前几十年的首都,南京留下来的遗产是非常丰富的。
比如说,曾经铸造过郑和宝船,让中国人率先西方数十年踏上世界其他地区的——龙江宝船厂。
因为宣德年间还有过一次下西洋活动,所以此时的宝船厂还颇有活力,不算彻底废弃。
可李继业还是敏锐的发现,随着大明对外政策的收缩,宝船厂的地位下降,已经有些地方被人开辟成了农田或者水塘。
当初太祖为了更好的修建船只,命人特在南京钟山开辟了漆园、桐园、棕园等园圃,也受到了一样的待遇,其中种植的数万棵有用良木被人盗伐近半。
这些树被人砍去做了什么?
过去太祖迁过来的四百多户造船匠户,又有多少人不在造船厂工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