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孔家不孔(3/4)
他看的呼吸急促,让其他人也好奇这份奏疏的内容。
害怕继续看下去让心脏受不了,于少保拍的一声将奏疏合上,和皇帝一块黑了脸。
“若王竑所奏不假,那孔家……其罪当诛!”
作为一个强硬派,于谦说话从来都爱往重了说。
但是说要干翻孔夫子这事,就有点过重了!
不过由此想来,估计也是个昨天东厂的出动有关。
臣子骚动起来,请求皇帝公布原因,以免自己继续提心吊胆。
景泰帝挥手示意,于谦于是将奏疏传给鸿胪寺官员,让他们用大嗓门给朝臣们念一念。
孔家的放肆言行,全都被曝光于朝臣面前。
景泰帝再次遭受感情上的诈骗,难受的在龙椅上抱着胖儿子取暖。
其实像这种对着大臣哭诉“朕被骗了,骗得好惨!”的事情,皇帝做起来还是很丢人的。
景泰帝此前便不想把这样的丑事公之于众,只是想调动锦衣卫和东厂这鹰犬来处理,但朱见济劝住了他。
“凡事行来,都讲究光明正大。”
“孔家人就是因为说一套做一套,方才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父皇既然想要惩处他们,就得让天下人知道孔家做的恶事,不然对方倒打一耙,也是做的出来的!”
读书人嘛,
不要脸的!
可既然对方不要脸,那皇帝还给孔家保留脸面干什么?
老朱家流传于民间的各种话题也算丰富了,像太祖马皇后的大脚、太宗的“诛十族”、以及宣德皇帝的斗蛐蛐,都属于民间政客的谈资。
也不差景泰帝这一个了。
所以最后丢脸的,只会是天下读圣贤书的家伙。
谁让他们把衍圣公捧的那么高?
现在衍圣公犯了错,还是“不敬君王”这种底线错误,该不该罚?
衍圣公那虚假的光环,必须破碎!
在原来历史上,嘉靖帝曾经对曲阜世代被孔家人掌控很不满意,企图自己任命曲阜县令,结果被臣子用“天底下谁的道德比圣人子孙还好?”的理由给怼了回来。
大明后世罕见的能把控朝局的皇帝对此都感到无奈。
如果朱见济不利用这件黑料把孔家压下去,那旧态复萌又有多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