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不一样的苏联(3/4)
“开发出油田、煤矿这些地方之后的管理权呢?”
“愿意交给我们。但苏联方面必须要有人监督。”
“呵呵。”
这是意外。
以前对于苏联的印象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没想到这个时候的苏联,已经准备开始展开他们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发展经济如此胆大。
愿意在西伯利亚引入外国资本。
惊讶。
张学文想了想道:“稽亭兄,你的意思呢?”
“也不是不可以。二十五年,我们的投资足够收回来。而且可以增加和苏联的关系。还有就是苏联需要我们的机器设备,但苏联并没有足够的钱。如果我们只是要现金,那么这个交易无法完成,对我们也不是很有利。既然如此我们让他们用石油、煤炭这些东西来抵债,是一个不错的条件。”
禹之谟是赞成。
中国这样的体量,最好的一个事情就是任何行业都会急速的增加经验,积累技术。就如煤炭,随着中国煤炭产量的急速增加,中国在煤炭工业上的技术能力快速发展。
贝尔加湖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中国这边只要拉上设备,过去就能够进行开矿。
对于苏联来说,西伯利亚的交通太差。但对于中国来说,一点问题都没有。增加一些铁路,增加一些公路,就能够解决。
铁路技术也是如此。
中国现在的铁路已经是突破了三万公里,中国的铁路技术也是相当出色。在西伯利亚建几个中短途的铁路非常简单。
还能够带动大批产业的发展。
有了铁路和公路之后,大批的资源可以进入中国。
苏联也可以用这一批资源抵消欠债。
“我也认为可以。”
李燮和也附和禹之谟。
“苏联现在需要的各类机器设备很多。趁着现在欧美和苏联关系不好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大卖我们机器设备。苏联需要的量很大,涉及到方方面面。一旦我们接受苏联的订单,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的机器制造行业。这是好机会,以后再想有这样的好机会绝对少有。”
苏联目前真的是比较落后。
工业化需要的机器设备非常多,可惜他们自己基本上什么都造不了。毕竟苏联一直到1922年才结束了国内战争,之后就是一场大饥荒。接下来是列宁的去世,苏联内部的权力争夺。
到了现在斯大林成为最高领导,开始了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张学文想想就觉得不错。
历史上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得到了苏联大规模的支援。现在反过来,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的机器设备是中国的机器。
的确现在是好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