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选举(2/4)
因此他们对于苏联的一切都妖魔化很厉害。
相反中国就老实很多。
只是在自己的周边折腾,而且折腾的非常有分寸。不光是和法国在法属印度支那冲突,还是和英国在香港冲突,最后的都是非常克制。拿到了自己需要得到的东西之后,都是立马选择和解。
因此英美法他们虽然不喜欢看到中国的崛起,但也没有像苏联那样仇视。
所以中国的选举被他们很多记者誉为是世界选举史上里程碑的事情。
不过在中国内部来说,有些人还是有异议的。因为中国政府早在去年已经是做好了换届的工作,而今年才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选举,就晚了一步。
你们总不能要去重新选举去年刚刚进行的政府官员。
一些人就抨击,政府的选举就是做做样子。不过大部分都是目前仕途不得意的一些文人,在大环境之下没有多少影响。
“炳生,人大是一个新鲜的部门。虽然里面很多职责和国会差不太多,但也不一样。我们在建设国家体制方面都是在摸索。你这个人大委员长,必须要给我们摸索出一个政府和人大能够完美共处的方法。人大不能太过影响政府的办事效率,但同样又不能放弃对于政府施政的监督。我知道这样笼统的说法会让你很困难,但我还是相信你。”
人民代表大会。
领导这个机构最合适的人选本来是张謇。毕竟张謇在清末就是立宪派,就开始为立宪努力。对于宪政懂得非常多,研究也很深。可是张謇已经是七十三岁,身体条件非常不好。因此是刘道一出面负责人民代表大会。
“恩。”
刘道一点头。
然后缓缓道:“我们现在做的一切本来都是在摸索。我们先从立法,还有简单的一些政府决策的审核,以及政府预算的审核开始进行。以此来增加人大机构的权力。然后再慢慢的寻找一个既能够监督政府施政,还能够不去干扰政府正常施政的办法。只要去想,去努力,办法总会有的。”
“炳生,政治协商会议你认为谁最合适?”
本来最适合的政治协商会议的负责人是国民党的负责人汪精卫。可惜现在国民党一再衰败,甚至已经沦落成为三流党派,影响力越来越差。而且汪精卫此人才华横溢,但性格太软。张学文成立政治协商会议,是想要把其他的党派一网打尽,全都放进政治协商会议。
但却没有想过让政治协商会议成为一个无用的部门。
相反张学文希望他们能够积极地监督政府的一些政策,积极地提出他们的议案。汪精卫这样软弱的性格,一旦担任政治协商会议的负责人,那么从开始他就会成为一个唯唯诺诺,没什么发展前途的部门。
可是找来找去,找起来不是很容易。
因为政治协商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不一样。
人民代表大会的负责人是人民党直接负责没有任何的问题,甚至可以是人民党指定人选。但是现在的情况之下,直接指定一个人民党大佬负责政治协商会议,会受到那些大佬的诟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