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赤脚医生(3/4)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么好的机会不挣钱,那我们不是傻子。为了这一次防疫,我们国家可是投入了很多钱,正好把钱都挣回来。”
“好。”
李燮和点点头。
“价格呢?”
“我们拟定以国内价格的五倍卖给他们。”
“好。”
银翘散是常见的药物,在国内其实很便宜。一般的家庭都是买得起这样的药物,如果便宜卖给协约国,那不是浪费好机会。
“他们是一次性买完,还是会分批继续买?”
“按照目前流感在欧洲的严重性,如果银翘散的作用不错,那么我相信他们会持续购买的。”
“太好了。”
虽然对于流感的历史不是很清楚,但张学文也知道西班牙流感是肆虐了世界好几年的时间。一战结束很长一段时间,流感也没有彻底结束,还风光了好几年。
既然如此,挣点钱也是应该的。这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不过想起这一次的防疫工作,张学文就对着伍连德道:“伍部长,我有一个建议,你看看可不可以。”
“请说。”
“最近我考虑过。我们按部就班的培养医科生,速度太慢,而且所有的医科生毕业之后都集中在了城市当中。而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什么医生。正是因为没有普及现代的卫生知识,所以农村地区才会横行各种会道门,农村地区才会如此迷信,还有以中医的名医行骗的都集中在农村。”
“是。”
伍连德点点头。
“我们的国民,特别是乡镇和农村的很多人都没有知识,他们完全不懂医学知识,甚至连普通的医学常识都没有。这种愚昧正是迷信的土壤。”
“就是如此。”
张学文点点头。
就算是国家花了大力气进行扫盲工作,但对于广大的乡镇和农村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扫盲的工作也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县城这些地方,因为这些地方需要识字的人。
而农村地区,扫盲工作就不是很顺利。
因为很多农民来说,多人是一个字,对他们也没什么直观的改变,大家还是农民。因此农村扫盲工作,目前进入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地步。
“要是我们等待国家在每个乡镇都成立医院,每个乡镇都推广教育,那都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后的事情。最起码也是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甚至需要的时间更长。”
大国,有大国的好处。
但同样,大国有大国的难处。就如中国这样文盲率如此高的国家更是如此。这么多的农村,怎么去解决他们的问题,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伍部长。你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办法。我们教育部因为严重缺乏小学教师,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大胆的进行了一些尝试。就是对于那些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也就是年过三四年私塾的那些人,进行了几个月的培训之后让他们担任小学老师。然后每年都抽出时间进行培训,用这样的方式弥补小学老师的不足。从现在的成果来看,这是非常有效的。这几年中国小学能够膨胀似的发展,和这样扩大小学老师规模是有关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