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辛亥英雄 > 第85章 机械制造

第85章 机械制造(2/2)

目录

顿了一下道:“而且怎么可能没有利润。你看看今天我们为了买各种设备花了多少钱,而未来对于这些设备的需求会更多。如果我们能够生产这些设备,我们怎么可能不挣钱。而且以后如果我们的设备和外国人的一样好,我们还能够卖给外国人。”

张謇叹了口气。

“总统,我还是认为应该缓一缓。目前我们更应该把资金投入到经济,还有建设上。这些机械制造,花的钱太多,加上我们没有丝毫的基础,不知道需要多少年。如果耽搁五年、六年都没有成果,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对于张謇有其他看法,张学文并没有感到生气。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

张謇又不是一个没有思想,只是服从张学文的人。因此张学文道:“季直先生,这样的话我们就从小的机械制造公司开始如何。最近面粉厂和印刷厂的发展不错。我们就成立一家制造机械公司,主要研究制造面粉厂需要的机器和印刷厂需要的机器制造。这样我们的投资也就少了很多。等有了资金,我们继续考虑其他方面。”

张謇都反对,张学文立马就改变了想法。

因为张謇反对的话,其他那些人就不用考虑。那些人肯定会反对,张学文也不想强硬的让大家接受自己的想法。因此也让了一步。

看到张学文让了一步,张謇也是立马道:“这可以。我听说过,这些机器都不是很复杂。国家出钱出人,应该是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仿制的。”

禹之谟一直没说话。

他是支持张学文的,因此他是先让张謇说。如果自己和张学文一唱一和,反而会让张謇不高兴。会认为是张学文和禹之谟在逼他。

现在张学文让了一步,张謇也是让了一步。

算是皆大欢喜。

“季直先生,还怎是精力无限。”

张謇是反对,但当和张学文达成默契之后,他立马就风风火火的去搞定这件事情。

都快六十三岁。

但每件事情都会亲自去办,亲自去看看。

“稽亭兄,机械制造方面我们还是学生,甚至连小学生都不如。因此一定不能着急,要一步一步的吃透别人的技术,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对了,我们派往国外的很多留学生是不是到了毕业的时候。”

“嗯。有些人已经准备回国,有些人则是递交了新的申请。希望能够在国外继续攻读。熊部长还问我,应该怎么回答。”

1911年。

张学文在西南陆续派了两百多留学生去了英国和美国读书,入主中央之后派出去的留学生就更多。今年第一批学生应该是毕业。虽然人数很少,但张学文很重视他们。

希望他们回国,在国内培养更多的人才。

“愿意回国的,我们都要妥善安排。最好是让他们一周抽出一天或者两天时间,到大学讲讲课。至于想要继续学习的,可以答应他们,学费、生活费国家继续负担。国家财政再怎么困难,绝对不能让他们有事情。”

“好。”

“新成立的机械部,你认为谁最合适。”

“何燏时。”

“何燏时?”

“对。”

何燏时,这是目前北京大学校长。这两年来何燏时被中国教育行业的教授、报纸骂的是狗血淋头,认为正是因为何燏时屈服于政府压力,开始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改变,完全失去了大学应该有的自由精神。

但是何燏时此人非常果敢。

和张学文讨论之后,当年他就改变了理工科和文科的比例。招生的时候,理工科和文科比例是七比三。很快今年招收学生比例更是达到了八比二。

何燏时甚至宣布,三年之内要把北大的理工科和文科的学生比例变成九比一。

这可是得罪了无数的文化界名人。他们天天在报纸上骂何燏时是政府的走狗,读书人的耻辱。说他完全忘记读书人该有的气节。

几乎是把何燏时的祖宗八代都给骂了一遍。

可是何燏时一点都不为所动。

对于何燏时这样的果敢的样子,张学文是相当欣赏。此人有技术、有能力,更有胆略。要是换一个人,早就从北大辞职离开。他又不是靠着北大校长的薪水活着的。

作为中国留学生当中,第一个从日本正规大学毕业的采矿专业高材生,何燏时是不缺工作的。

但他在北大这两年做的非常好。

“可以。”

现在这个年代,大学教授跳出来担任国家官员的事情比比皆是。何燏时作为北京大学的校长,跳出来担任机械部部长,并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成立的公司,我提议取名叫中国第一机械厂。”

“行。”

张学文点头。取什么名字,张学文并不在乎。禹之谟继续道:“我认为胡仁源担任第一机械厂的厂长,非常不错。”

“你这是跟北大有仇。”

张学文哈哈大笑。

胡仁源目前是北大工科主任,还是北大副校长。没想到禹之谟要让他出来管理企业。张学文道:“胡仁源,胡教授的能力是没的说的。是不是太保守了。”

胡仁源能力相当出色,是满清举人。只不过后来学习新学,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后留学日本,毕业于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此后留学英国学习造船,毕业于推尔蒙大学。回国后担任过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

技术一流,能力也一流。

只不过他的性格有些保守,观点也有些保守。

“我们成立第一机械厂,不需要什么锐意进取的,我们也没有资本锐意进取。前几年的时间,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能够仿造出外国人的机器。只要能够仿造出来,能够批量生产,那就是我们的胜利。保守一点其实没什么问题,相反我认为更适合。”

听到禹之谟的分析,张学文点点头。

中国现在的工业,不需要什么开创性的发明创造。而是需要在西方国家的后面,把他们走过的路程再走一遍。有了他们已经发明好的机器,只要能够仿制出来,然后能够生产就可以。

至于专利?

那是什么东西。

张学文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所谓专利的问题。

后发展的国家,哪一个管什么专利。如果后发展的国家,讲究什么专利,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发展,因为前进的道路上处处都是专利陷阱。就如美国以前发展的时候就是如此,甚至美国副总统都直接表示,我们国家还穷,需要节约资金。

包括后来的日本、韩国,他们的发展哪一个不是从仿造开始的。

可能这个时候胡仁源这样保守的性格,加上技术能力很出色,的确是非常适合。因此张学文点点头,不过很快道:“希望胡教授用人上不用太保守。”

“他也没有保守的资本。因为到时候我们也没有什么老专家交给他,都是一色的年轻人。”

两个人一起笑了笑,但都是苦涩的笑容。

因为成立第一机械厂,里面的技术人员都会是年轻人。很多都应该是二十多岁刚刚从学校出来的。胡仁源要带领他们进行中国的机械制造。

“这一下就抽走北大两位干将。告诉熊部长,给北大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校长。”

“嗯。”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