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关税问题(1/2)
“公使先生,中国政府欺人太甚。”
安格联怒气冲冲的在朱尔典这里批评中国政府。
“安格联先生,你是一个英国绅士。不应该这样。要平静,要保持绅士的风度。”
自从欧战爆发,朱尔典忙的脚不沾地。但就算是如此,朱尔典也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因为朱尔典看来,作为英国绅士,作为英国的代表,不能有失风度。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更要保持作为英国人的风度。
安格联。
这是一个大人物。
当然只是在中国是一个大人物。是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管中国海关一切权利的大人物。中国政府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因为他掌握中国海关的人事权、财政权、关税权。
中国的关税,不在中国政府的手中,反而是在安格联的手中。
这个年代有钱就是大爷。
因为安格联掌握中国海关的关税,因此中国政府面对他都要毕恭毕敬。不然这位大爷生气了,不好好把关税转交给中国,中国只有哭的份。
“公使先生,你现在怎么还能如此悠闲。如果我们再不想办法,内阁很快就要问责了。”
“发生什么事情。”
朱尔典是真不明白。
安格联目前在中国手握大权,在中国可谓是呼风唤雨。日子过的甚至比朱尔典还要风光,有什么事情如此的着急忙慌。竟然连绅士的风度都不要了。
“中国政府刚刚通知我,他们要提高出口关税。”
“提高出口关税?”
朱尔典开始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想到了,因此笑着道:“这帮中国人真是聪明。看到我们需要物资,就用这种办法来挣钱。看来也是想要发战争财。”
“你怎么还能笑的出来。你知道他们要提高多少?”
“多少?”
朱尔典满不在乎。
现在欧战开始,英法这些国家都是需要大量的战争物资。本来大家都是准备速战速决的,但是一战开始之后,所有人都发现,速战速决不太可能。
特别是马恩河战役之后,双方也是进行过几次大规模战役。
但都没有什么进展。
反而是损失巨大,死伤惨重。
无奈之下双方只能是在战壕里开始对峙,天天窝在战壕打仗。这都过去四个月,但一点看不出战争要结束的样子。相反德国在不停的在东西两线调兵遣将,前线的德国兵力已经是超过两百万。
东西两线的英法联军都明白,只要准备妥当,双方又要爆发一场比马恩河战役还要惨烈的战斗。
这个时候英法两国发现了。
需要战争物资。
中国是穷,但中国是大国,中国地大物博。在目前的世界市场上,战争必需的钨矿、锑矿,中国都是非常丰富。而且中国是有能力提供需要的钨矿、锑矿的。
如钨矿。
张学文在西南的时候,在郴州宜章成立了西南钨矿集团公司。这里的钨矿是1901年发现的,张学文后来投入巨资开采钨矿。目前西南钨矿集团公司的产量是世界第一的。
中国钨的产量比美国还要高,英法如果想要钨,短时间之内能够大量提供的也就是中国和美国。
还有锑矿。
张学文以当初梁焕奎湘潭锑矿公司为主,成立了一个西南锑矿集团公司,锑矿的质量不仅仅是世界最好的,产量也是世界第一的。
英法想要锑,也必须要从中国引进。
当然这些东西其他国家也有,只不过无法像中国这样大规模提供。但有些东西是其他国家无法提供的,你英法必须要从中国买。
猪鬃、棕油。
虽然目前对他们的需求没有二战的时候那样多,但也是战争必不可少的东西。问题是这两样东西只有中国能够出口,再贵你英法也要买。
这两个东西,在战争开始之后,价格已经是暴涨了十倍。
但就算如此,你还是要买。因为这是中国垄断的东西。
因此朱尔典知道张学文这个时候提高出口关税,就是要挣钱。挣英法这些战争国家的钱。随着欧战爆发,钨矿、锑矿本身的价格已经是上升了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甚至还在涨。而因为战争英镑、法郎价格都在跌,一升一跌之间本身就让中国公司挣钱。
张学文又提高出口关税,就再挣一笔钱。
朱尔典没有惊讶,是因为这是正常情况。美国那边在欧战爆发第一时间就提高了出口关税。
中国的海关很有意思。
进口关税低的可怜,五十年都没有改变过。因此进口商品进入中国之后,可以在中国进行倾销,摧毁中国的民族工业。而且这部分关税就掌握在英国人手中。
而出口关税却掌握在中国政府的手中。
英国人以前也不在乎。因为中国出口的商品是连年下跌。可是战争开始之后,中国的出口就开始猛增。
张学文很显然是看中了出口的利润,想要增加出口关税来挣一笔钱。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你听到了,会吓着的。一百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