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暗杀宋教仁(1/4)
“公务员条例?”
“恩。我是这么想的,以后不再区分什么官和吏,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律统称为公务员。以前的情况是吏永远就是吏,很少有当官的机会。这就浪费了很多基层经验丰富人才。毕竟吏他们在基层工作很多年,非常熟悉基层工作。可是以前他们没有一个升官的渠道。这种情况必须要改变。因此从现在开始没有官和吏的分别,而且所有新加入的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从最底层开始做起。”
“那么我们怎么选择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
张謇立马问了张学文。
张謇可是状元出身,虽然是接受新思想,但依旧无法接受官吏混合。
官就是官,吏就是吏。
吏怎么能当官。
“考试吧。”
“子清,满清都已经废除了科举,难道我们还要倒退吗?”
宁调元立马反对。
因为新学的冲击,满清都在几年前废除了科举。而新时代的这些宣传家,或者说现在很多观点激进的读书人都是非常反对科举。
认为科举残害了中国文化。
所以听到张学文说要考虑,宁调元立马反对。
“仙霞兄,你听我说完。我认为科举是一个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只不过科举慢慢的走入了死胡同而已。特别是明朝开始,严格的规定科举内容,禁锢大家的思想。就如科举当中的八股文,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是标准答案。科举只走程朱一脉的言论,不许有其他大家的内容。这就是最大的问题。儒学发展几千年,有多少大儒有自己的见解。但考试的标准答案只走程朱理学,这就是典型的禁锢思想。”
“而且科举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读书人在科举之前,整天都是闭门读书,就是为了考科举。他们在中进士之前很多人都没有做过其他事情。甚至可以说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他们一旦高中,那么就能够立马授官。一个整天读书的读书人,一下成为县令,管一个几万、几十万人的县。你说说,他能管好吗?他一个为了考试学习的读书人,懂得钱粮、懂得巡警、懂得农业吗?”
“我认为这才是旧时代科举的弊端。”
对于科举,张学文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创举。
他有利有弊,不能只看到他的弊,而看不到他的利。因此张学文先说了他的弊,然后接着道:“但是同样,科举是一个相对比较公平的选才方式。他不是九品中正制这样看中门第的选拔方式。虽然科举也有舞弊,但对于很多寒门士子而言,用自己的才华跃龙门,是一种向上的方式。”
“因此我的想法是如此。想要进入政府部门工作的,必须要考试,接受公务员的考试。而考试内容不再是科举当中的八股文。而是要有不同的内容。”
“现阶段,我们不宜大规模考试。我们只在一些重要部门进行考试。如新成立的法院、检察院这些地方,考试的时候就考法律知识。水利部门则是要考懂得水利的。还有政府部门的办事人员,考试内容要有很多,包括策论等等。而且就算考试过了,也要从最基层干起。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你在基层表现好,才能够半级、半级的往上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