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王永江(1/2)
“王永江到了?”
各地都在平稳当中慢慢的发展。
这段时间随着时局稳定,张学文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了建设当中。不过西南五省的基础太差,除了湖北稍微好一点之外,其他的四个省份都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就是湖南也是如此。
在这样贫穷的地方,想要建设,难度可想而知。越是如此,张学文对于人才是越来越渴望。毕竟各种机构越来越多。
现在的张学文是什么都缺。
缺钱,缺的不是一点点。虽然有江浙商团、南洋商团的投资,但这些投资也无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这些钱虽然多,但对于西南五省拥有一个多亿人口的地方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缺人,各行各业都缺人。都需要人才,但都缺少人才。如果张学文有出色的技术人员,那么就不需要买那么多的机器。可是技术人才哪里是短时间之内培养的,估计没有几年、甚至十年的耕耘,是不可能出现太多的。
行政官员也很缺少。
革命党太年轻,很多人当年都是为了推翻满清参加革命党的年轻人。他们可以凭借着满腔热血参与革命,参与战争。可是满清热血是不能治理国家的。他们对于治理国家几乎是两眼一抹黑,但一个个都身居高位。
不过张学文又不能因为如此就让他们滚蛋。
因为他们都是革命功臣,再怎么说要给他们一些匹配的位置。不然一句卸磨杀驴、苛待功臣的名声就落到张学文身上。张学文可不能担待这样的骂名。
这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听到张作霖的财神王永江来到长沙,心情大好。
王永江。
张学文前世就是东北人,对于张作霖的故事也是看过很多、听过很多。因此对于张作霖手底下的这位财神佩服有加。能够在同样贫瘠、人口稀少的东北,可以让张作霖养活几十万军队,这本事大的惊人。
当年在中国的那些军阀,每个人都有几十万军队。但是他们控制的地方,很多都被他们治理的一片混乱。甚至四川都出来过,收税收到百年之后的事情。还有一些军阀规定,只要一个家庭生一个孩子,就要交人头税。
可是王永江在东北,不仅养活几十万军队,还有钱开办各种学校、各种兵工厂。最后财政还有结余。如果不是张作霖后来战争越打越大,东北财政也不会崩溃。
而且王永江开始不是做经济的,也不是干刑警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可是他不管是建立学校,还是建设巡警,甚至是控制财政,都是一把好手。
可谓是民国时期的一代奇人。
“他人呢?”
“在客栈。”
“怎么能让他住客栈。让他过来吧。”
“这个……”
陈宧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然后道:“他希望巡阅使亲自去见他。”
“哈哈哈。”
张学文听到陈宧的话是哈哈大笑,道:“我们这位大才子看起来架子很大。”
“巡阅使,这个……”
陈宧想跟张学文解释一下。
毕竟王永江是陈宧介绍给张学文的。而且陈宧还想和王永江结成联盟,在张学文这里好好地干一场。因为陈宧现在是越来越看好张学文,认定张学文能够干一番大事情。因此看到张学文大笑,所以要解释解释。
张学文挥挥手。
“二庵将军,不用如此。你应该知道,我们家也算是诗书传家。读书人的脾气,我们家长辈也有很多。”
读书人。
应该说是知识分子。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架子。他们希望人尊重他们。特别是看过王永江的资料之后,张学文更是这样认为。王永江此人从小就是当地知名的神通,后来在辽阳和他来往的也都是袁金铠这样的辽阳才子。
可谓是年纪轻轻就名震奉天。
可是相比起他的名气,他的经历实在是让人难堪。王永江还有一个哥哥,两个人都是少年才子,在辽阳名气非常大。当时辽阳有一个富商非常看好王家两兄弟,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们两兄弟。
但王永江的哥哥是后补知县,独自到直隶省城保定府等候填补县令空缺,却因为没钱送礼、无人帮忙,苦苦等了一年多,又气又忧,急火攻心,英年早逝。
后来王永江用老丈人的钱开了一个杂货铺,天天赔钱。没办法又借钱开始弄了一个中药铺,没想到赔的是倾家荡产。都没有脸回家见妻子。
作为从小就受到大家赞扬的少年才子,混到这个地步真的是让他羞愧。而他的好友袁金铠这个时候已经是人家赵尔巽的得力干将,在奉天不敢说横行无忌,但也是呼风唤雨的角色。王永江这样的大才,就这样浪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无人赏识。
不过还好他有一个好友。当时已经在赵尔巽那里分量很重的袁金铠提携了自己的老朋友,让王永江成为辽阳警察所长。又被赵尔巽看上,甚至赵尔巽跟他谈完之后惊为天人,直呼“奇才”,想要任命他为奉天民政长。
可惜王永江得罪了张作霖。
最近的张作霖很风光。因为袁世凯在关内兵力损失太大,把陆军第六镇、第二十镇、混成第二协这些北洋军的部队都撤回关内。
导致张作霖在奉天实力突然大增,成为新任命的二十七师的师长,他的拜把子兄弟冯德麟担任二十八师师长。一下竟然成为了左右奉天局势的力量。
奉天的本地派看到张作霖这个土匪一下实力大增,成为奉天的实权派,因此立马是过去拍他的马屁。可是王永江是什么人,是一个旧知识分子。张作霖一个大老粗,一个土匪出身的人,让王永江过去拍马屁,那不是扯淡。甚至王永江心中是瞧不起土匪出身的张作霖。
张作霖手下的人一看,所有人都过来拍张作霖马屁,你王永江是个什么东西,也敢不给张作霖面子。
王永江一个酸秀才,焉敢如此。
所以处处给王永江下绊子,弄得王永江的工作根本没法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