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西南第一案2(2/3)
这可是早年的华兴会成员,也是最早的同盟会成员。杨守仁的一只眼睛几乎是瞎的,就是鼓捣炸弹的时候被炸的。当年轰炸考察洋务五大臣的时候,用的炸药就是杨守仁鼓捣出来的。
杨守仁此人是同盟会最大的激进派,连张学文都不看在眼里。这一次虽然是来西南当记者,但是对于张学文成立人民党也是非常不喜欢。
并没有进入过人民党。现在还敢当面讽刺张学文的,也只有杨守仁、马君武这些人。
只不过杨守仁此人在宣传当中名气很大,写文章轰动所有人,因此很多人忘记了他当年还是暗杀团重要成员。
正是这样的资历,因此杨守仁虽然只是一个报社记者,但不管他去哪里,谁也不敢怠慢。这一次杨守仁来到贵州,直接就是跟在张学文这边。
杨守仁脾气很大,只不过不会像马君武那样动手而已。
看到伍廷芳之后直接就讽刺。
张学文一看伍廷芳下不了台,因此对旁边的宁调元使了使眼色。宁调元明白张学文的意思,因此立马拉住了杨守仁。然后道:“笃生兄,我们商量一下明天的报道内容。”
“你……”
杨守仁还没有准备,就被宁调元和旁边的人直接拉了出去。
看到杨守仁走了,张学文这才笑着道:“秩庸先生,很是抱歉。笃生兄脾气有些急。”
但这样的解释,伍廷芳怎么可能接受。看到伍廷芳的样子,张学文并没有继续解释,而是直接道:“秩庸先生,你认为法律和政治是什么关系。”
伍廷芳直接道:“司法应该dú • lì。”
“你的意思是司法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干扰。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是。”
“哈哈哈。”
张学文哈哈大笑。然后一边走一边道:“秩庸先生,这就是为什么姚荣泽案你一败涂地,声名狼藉的原因。司法是离不开政治的。我不知道未来司法能不能dú • lì,彻底不用受到政治的影响。但是在中国未来二三十年,他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甚至五十年、一百年也是如此。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真正脱离政治,司法dú • lì的国家。你在英国多年,拿到了法学博士,是香港着名的大律师。难道你真的就相信英国的司法dú • lì?”
伍廷芳这样的人不应该是这么幼稚。
他不仅是拿到了英国的法学博士,还是香港大律师。更是当过李鸿章的幕僚,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
应该说伍廷芳是一个能吏。
很多方面的经验都非常丰富。不管是关于法律的制定,还是外交场合都是如此。如伍廷芳这样有经验、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不应该会有此等幼稚的想法。在中国法律想要脱离政治,这一代人是怎么都看不到的。因为现在的世界,还没有一个国家的法律是真正脱离政治的。
就如恩格斯非常直白的表示,国家就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而法律就是这个机器维护自己统治而设立的。法律的出现本身就带有政治因素,法律又怎么能够脱离政治。
姚荣泽案当中,伍廷芳的想法是好的,但结果却是最差的。
因为姚荣泽案不是简单的司法案子,而是一个旧政权和新政权之间的较量。这样的案子怎么可能仅仅当做是一个简单的司法案子。
而伍廷芳相信自己能够弄一个超出政治的司法dú • lì案子,没想到结果却让他被革命党人人喊打。
“秩庸先生,你想让中国人接受法律,让中国的当权者明白法律。你就要明白,什么样的案子可以作为典型,可以作为普及法律的教育。而不是随随便便弄一个案子就可以。这就是政治的考量。”
张学文叹了一口气,然后道:“今天我也不瞒你。如果我是陈其美,我在抓到姚荣泽第一时间就会按照fǎn • gé • mìng来枪毙姚荣泽。就算第一时间没枪毙,你想要插手的时候,我就立马枪毙他,根本不给你任何机会插手这个案子。而且我也可以跟你说,姚荣泽想活着?不要说是袁世凯大赦,他就算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会把他抓回来。公开审判,枪毙。他必须要偿命,不管他跑到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