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张静江的建议(1/4)
“好,我接受。”
水利部长。
本来张静江应该担任实业部长或者是财政厅长,甚至是建设委员会的负责人。但是西南,特别是两湖地区水资源太过丰富。
张学文现阶段只能是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然后好好治理一下两湖地区的大江。
这样不仅可以供电,还能够出来很多耕地。因此如何治理两湖地区的水域,是张学文未来几年的重要事情。因此才会任命张静江担任水利部长。
“子清,我想问一下。”
“讲。”
“张绍曾此人你是如何看的?”
“虽然有点优柔寡断,但有能力。而且他和吴禄贞、蓝天蔚在东北宣布起义,虽然没有成功,但对于我们的革命贡献很大。怎么?”
张绍曾能力不差。
他本身是直隶人,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然后公派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是日本士官第一期炮兵科的毕业生。回国之后就担任北洋军第三镇炮兵标统,然后担任北洋督练公所教练处总办。那几年他还到欧洲考察军队。后来陈宧免职,去德国之后,接任二十镇统制。
这段时间当中,很多人对于张绍曾的评价都非常好。认为他才华出众,带兵能力很出色。
不过张绍曾也有问题。
那就是从小生活在富裕的家境当中,没有受到过多少挫折。因此性格有些软。
二十镇在正定起义的时候损失六千多人。
就是因为张绍曾此人在二十镇当统制的时候,给了革命党太多的方便。让革命党在二十镇活动非常频繁。有些军官虽然不是革命党,但也是同情革命党。
张绍曾这种态度,短时间之内影响了二十镇大部分的军官。虽然二十镇的北洋军势力很强大,但依旧是损失了六千多人。袁世凯可是恨死了张绍曾。
“他目前就在上海。”
“他不是被任命为长江宣抚大臣吗?”
吴禄贞、张绍曾、蓝天蔚称为“士官三杰”,当中吴禄贞野心最大,气魄也最大。蓝天蔚比较坚定,是坚定的革命党。而张绍曾就有些软弱。
他即是同情革命党,而且也认为中国应该改变。但是让他豁出命,他又没有那样的气魄。袁世凯也知道这一点,因此吴禄贞被暗杀之后,蓝天蔚逃跑,张绍曾仅仅是被剥夺军权,然后被任命为长江宣抚大臣。
要不是如此,张绍曾早就被袁世凯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