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辛亥英雄 > 第24章 军转警

第24章 军转警(2/2)

目录

因此让田兴恕在西南留下大名,却不是因为他战场上的功劳。真正让田兴恕名气大增的是,他在贵州担任巡抚兼任提督的时候做过的事情。

他当贵州王的时候,正好是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当时的贵州法国传教士很多,嚣张跋扈。田兴恕看他们不顺眼,而且也想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就暗地里派人开始抓非法传教的。

弄得法国传教士和田兴恕的关系非常紧张。后来端午节的时候,青岩群众上街“游百病”至姚家关大修院门口时遭到四位修士谩骂。知道田兴恕态度的手下人,团务道赵畏三便将教民三人逮捕入狱,查抄了大修院一切宗教用品和衣物、书籍、焚毁了大修院。法国在贵州的主教立马写信要求放人。可田兴恕是什么人,是战场猛将出身。看到信之后,认为这小子恐吓自己。因此立马把信退回去,然后让手下人把抓住的几个传教士斩首。这就是着名的“青岩教案”。

最后在法国人的抗议之下,朝廷只能是剥夺田兴恕巡抚的官位,只让他当一个提督。不过田兴恕不在乎,还暗地里把那个抓法国传教士的赵畏三提升三级。

可是事情没有结束。1862年的元宵节,所有人都欢庆。大家也通知其他人参加欢庆活动。可是法国的天主教以教徒奉教为由,不准信教的教民参加。田兴恕大怒,批示正法,先后将天主教传教士文乃尔及教民四人凌迟处死,将首级悬于城门示丛。此事件史称为“开州教案”。

轰动全国。

整个西南省份都是拍手叫好。法国要求清廷处死田兴恕,但是当时正是湘军实力巅峰时刻。慈溪也不可能处死一个一品大员,再怎么说田兴恕都是大清的功臣,湘军的重要人物。因此最后互相扯皮之下,朝廷只能是把田兴恕发配xīn • jiāng充军,永不赦免。

而田兴恕走到兰州,被当时的左宗棠给留下。左宗棠认为田兴恕是人才,因此给慈溪写了奏折,希望豁免田兴恕。慈溪答应,因此田兴恕就留在左宗棠这里。

1867年甘肃回民起义,田兴恕再次带兵平定甘肃,功劳很大。最后朝廷就让他回到原籍。1873年回到凤凰城,1877年死在老家。当时的田兴恕才41岁。

正是因为如此,田兴恕此人在西南地区威名很大,他的故事一直流传。在湘西更是被无数人当成是英雄。这个时代正是民族主义抬头的时候,田兴恕当年对待法国传教士的事情,让西南地区很多人非常佩服。

田应招作为他的儿子,在西南地区人脉很广。虽然他老爸死的时候,他才一岁,但很多人都会看他老爸的面子。田应招早年在湖南武备学堂上学,脾气也不是很好。因为外国教官有些瞧不起中国学生,他就上去拳打外国教官被学校开除。但很快湖南巡抚赵尔巽就送他出国,去日本学习军事。这要是没有他老爸留下的名声,哪里这么容易。

现在要彻底断绝西南的毒品,就需要田应招这样的人。

“如果巡阅使信得过在下,在下愿意接任这个差事。”

“好。”

张学文很高兴,因此道:“禁毒这个差事不好干。有些地方种植鸦片,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这些人一旦利益受到侵犯,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因此我给禁毒局配备一个旅四千人的兵力。当然武器装备不可能和军队一样。如果敢反抗禁毒的,坚决予以镇压。”

“是。”

张学文正愁无法安排那么多从南京来的军人,随着成立禁毒局,就可以消化几千人。而且准备把禁毒局慢慢的往警察局挂靠,禁毒局的基层都由警官出任。

现在从南京来的军人太多,张学文只能是选择军转警。

西南五省建立警察系统,需要的警察数量很多。虽然无法完全消化这些人,但也能够安置上万人。能够消化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荣川兄,你曾经做过盐行局的局长。我现在准备在西南实行烟草专卖,希望荣川兄来负责这件事情。”

这个时代的革命者,学生最多,然后就是军校出来的最多。而且这些人都有贡献,一旦在军中无法安排,就必须要让他们军转民,而且还要给好的位置。

不然这些功臣就不满意了。

而且张学济的确很出色。此人和熊希龄是同乡,关系相当不错。而且投军之前,他本来是准备当官的。一直做到拔贡,才弃文从武。

烟草专卖。

这个提案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过。地方上很多咨议局议员几年前就提出过,只不过当时满清焦头烂额,没时间整理这个。

但是张学文准备进行烟草专卖。

因为这里面的利润太大。只要弄一个烟草专卖,就能够养兵。

“可是我没有经验。”

“荣川兄,现在的革命我们都没有经验。共和更是中国几千年来开天辟地第一次,我们都是新手。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边做边学。”

“好,既然巡阅使相信我,那么我就试一试。”

张学文点点头,然后道:“荣川兄,目前我们长沙这里聚集了很多南京那边裁撤下来的军人。我希望你在成立烟草专卖机构的时候,多去他们那里了解一下。也安置以下。”

“可以。”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