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铁路问题(2/3)
如果说武昌和长沙,连一个铁路就是三百多公里,快三百五十公里。这要是建造一个这样的铁路,就需要投资三千万左右。
这笔钱哪里是现在西南省份能够负担得起的。
不要说是西南五省,就是满清朝廷当时也拿不出钱来大规模修铁路。
“雪生兄,铁路是需要钱。但就算再怎么困难,这也需要慢慢的推进。而且你想想,铁路的建设带来的好处。需要的钢铁能够养活我们的钢铁厂,可以使用很多工人。而且铁路沿线的土地会涨价,也会带动城市开发和建设。城市开发和建设需要水泥厂、需要大量的工人。这都会带动一大批的产业发展。而且铁路会大大的缩短货运距离,活跃铁路沿线的生意。这些都是铁路带来的好处。雪生兄,你应该知道一点。这几年朝廷办的铁路,只要开通就没有赔钱的。”
铁路的确是很耗费资金的。
但也绝对是一个带动无数产业发展的大项目。看看京汉铁路,也就是卢汉铁路。1905年,卢汉路分段竣工通车,仅这一年,所得的净利为万两白银。1906年,全线通车,所得净利为万两。
想想这个利润。
而且京汉铁路开通之后,武汉的发展是一日千里。迅速的成为了湖北的中心,更是迅速的成为南方省份的中心。
当然更主要的是,张学文希望以后调动部队能够快速。也把自己控制的地方能够联系起来。
“子清说得对。铁路会带动一大批的产业,让我们西南省份迅速成立一大批的工厂。这是一个好项目,只不过速度不能太快。”
“恩。因此我提议,我们这两年主要是把粤汉铁路的湖北和湖南段连起来。”
这是张学文五年计划当中的第一条铁路。
粤汉铁路。
早在1896年,清政府就批准粤汉铁路的修筑。可是修筑一个铁路哪里那么容易,而且粤汉铁路全长一千多公里,估计需要上亿的资金。
满清哪里有那么多钱。
因此首先是官办,但是朝廷拿不出前来。因此后来选择私人招募,可是民间虽然有钱,但两湖地区的民间士绅也弄不出这么多钱。因此朝廷还准备跟外国借钱。
嚷嚷了很长时间。
反正最后是1900年才开始修筑,而且到现在已经是十年时间。但是在湖南仅仅完成了长沙到株洲这一段,离全线贯通还早着。其实历史上这条铁路一直到1936年才全线贯通。
张学文当然是等不到1936年。
张学文是希望利用一两年的时间,把武昌到长沙的通道连上。张学文希望利用这一次的铁路建造,整合湖北和湖南不少产业。包括钢铁公司、沿线的土地、还有趁这个机会培养一批专业工程师团队,专业工程大队等等。为后来在中国大规模建设铁路做好准备。
“钱怎么算?”
“公布这个消息,把地价吵起来。然后卖地。”
这需要的资金太多。
张学文的西南省份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钱。张学文想了一会之后,只能是卖地筹钱。铁路沿线的地价肯定会涨,虽然可惜但也只有这个办法。
而且把沿线的地卖给私人,让他们出钱建设,也是一个带动沿线经济的好办法。
“子清,已经晚了。在粤汉铁路公布的时候,沿线的土地都被很多人收购了。”
禹之谟苦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