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马君武的脾气(1/4)
“厚山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虽然和这个马君武不对付,但张学文还是很热情。只要是读过大学,读过中国大学历史的人,谁不知道“北蔡南马”两个人。
蔡元培和马君武。
不管他们历史上有过什么错误,或者什么问题,他们对于中国教育还是有很大贡献的。相比起来蔡元培的名气更大,但马君武在中国大学教育的贡献并不亚于蔡元培。
“子清,用不着假惺惺。我知道你不欢迎我。”
马君武一点都不客气,直接顶了一句。
张学文的脸色一瞬间凝在那里。马君武说话太难听。不过还好张学文这些年也锻炼很多。虽然很尴尬,但还是没有发脾气。
反而是跟在张学文后面的邓汉祥大怒。
马君武是同盟会大佬,同盟会成立的时候,他就是同盟会的高层之一。可是对于邓汉祥来说,他连孙中山、黄兴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马君武。
对于武昌陆军中学的这一批学生来说,光复武昌、领导汉口保卫战的张学文是英雄,是革命领袖。对于其他人他们可不认可。
只不过邓汉祥看张学文没有发脾气,所以才没有说话。
“厚山兄,怎么会呢?你来我们这里,是我们的荣幸。不知这几位是……”
张学文心中生气,但不能生气。
因此只能是转移一下话题。
马君武哼了一声,心中倒是赞扬张学文门面功夫做的不错。但既然张学文都这样,他也不好继续讽刺张学文。因此他给张学文介绍道:“柳亚子,字稼轩。陈去病,字佩忍。朱葆康,字少屏。他们几个都想认识认识你这个首义功勋。”
“几位好,久仰大名。”
张学文立马上前。
真的是久仰大名。江浙地区文风很盛,远远超过其他地方。就算是湖南这边也是文化大省,但也比不了人家江浙地区。
这种情况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以至于明朝的时候,甚至都出来南榜和北榜的情况。
如果说近代史的话,湖南出来的政治家很多,而江浙地区出来的文人很多。如眼前的柳亚子、陈去病、朱葆康这些人都是来自江浙的文人。
他们在如今的中国报界非常活跃,就是张学文对于他们也是久仰大名。
“几位在报纸上的文章我平常也读。几位都是大才,能够来到我们武昌,真的是蓬荜生辉。我代表同盟会西南支部欢迎几位的到来。”
“不敢不敢。”
几个人看到张学文这么客气,也是很客气的回答。
张学文现在可是名满中国的革命领袖,是手握川湘滇黔鄂五省的实力派人物。文人,什么是文人。平常都说文人有傲骨,但同样文人也是最容易弯腰的群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