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胜利?(2/2)
在看着这些在前线的年轻士兵,一瞬间张学文哭了出来。不过张学文又让自己忍住,没让自己真的哭出声。大家不注意的时候,轻轻地擦拭了一下眼泪。
“立正——”
张学文来到的是三道桥阵地,在这里防守的是杨杰教导旅徐源泉的部队。因为死伤太严重,所以最后杨杰的教导旅也只能上去打仗。徐源泉带领南京陆军学堂的学生,还有一些新兵驻守这里。也是伤亡惨重。
徐源泉这个时候看到张学文他们过来,立马让部队集合。
战争是非常锻炼人的。虽然徐源泉带领的南京陆军学堂的学生,他们还只是学生。但是经过几天的战争之后,他们很快就成为一个老兵。
他们在这段时间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在课本上学到的。
“总指挥,教导旅第四大队大队长徐源泉,奉命驻守三道桥。今天三道桥还在我们手中,完整交还。”
“请接收我的敬意!”
张学文也给他敬礼。徐清泉礼毕,转过身道:“稍息!”
“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除了近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之外,袁世凯和其他北洋军部队昨天都撤出了汉阳府,继续往北撤,很快就要撤出湖北。汉口保卫战我们胜利了!”
“万岁!”
“我们胜利了!”
这个时候大家什么都不顾,抱在一起欢呼,一起哭泣。
“同志们,为了汉口保卫战的胜利,我们付出了近两万的伤亡。正是因为有大家的牺牲,我们才能够取得汉口保卫战的胜利,才能够击退强大的北洋军。”
张学文这个时候的声音低沉。
两万人,这不是数字。
现在那么多伤员,很多重伤员很难活下来。想到这么多的伤亡,张学文是真的心疼。因为他们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放在后世都只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年龄。
可是现在,他们却为了革命献出了性命。很多人会一辈子成为残疾。
“如果中国革命能够成功,你们是贡献最大的人。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要说你们才是最可爱的人。你们才是创造历史的人。”
“万岁!”
“共和万岁!”
看着这群可爱的人,张学文再次立正给他们敬礼。后面的蔡锷、张其锽、赵恒锡、程子楷、林祖坤、余钦翼、杨杰、刘复基这些人都是敬礼。
…………
“鸣阶,待会传我命令。滞留在安陆府的第四师、第六师、第九师、十一师、十三师的部队暂时由程潜负责指挥,其他团级以上干部,不包含团级。全部赶往武昌,参加同盟会西南支部军事会议。”
“是。”
回去的路上张学文开始考虑下面的问题。
江浙联军还没有拿下南京,孙中山还没有回国。这段时间张学文要先整合川湘滇黔鄂。等到孙中山回国,到时候张学文就困难很多。
整合川湘滇黔鄂,什么都重要。
但这是一个乱世,枪杆子最重要。只要有了枪杆子,很多东西都能够慢慢的规划。但没有枪杆子,那么有千万想法都没有什么用。因此张学文准备先整合五省的枪杆子。只要有了五省的枪杆子,不要说孙中山和黄兴,就是袁世凯也要看张学文的脸色。未来的中国,必定有张学文的一席之地。
“汉口前线留下第一师、第十师、第十六师。其他部队后撤,第二师驻守汉口、第三师驻守汉阳。林祖坤担任前线总司令,负责几个师。其他人都回去开会。”
“是。”
邓汉祥在不停地抄写张学文的命令。
程潜和林祖坤。
这是张学文最信任的两个人。程潜和张学文是多年的好友,林祖坤更是张学文回到湖南之后最倚重的新军将领。让他们两个人看守部队,张学文非常放心。他们不会让军队出现什么问题,同样也有能力防备北洋军的突袭。
“让唐牺支担任民军总司令,季雨霖部扩编为总指挥部直属旅,和杨杰的教导旅一起撤到武昌。”
“是。”
“给川湘滇黔四省发电报。同盟会西南支部军事委员会的委员,还有各军团以上的干部,不包括团,短时间之内都赶来武昌。九天之后,要在武昌开会。”
武昌到最远的云南昆明,按照路程大约有1600公里。
骑马最少需要四天,这还是快马加鞭。如果慢一点,那就需要一周左右。张学文现在给他们九天,加上今天还剩下半天,除了最远地方的人之外,其他的都不成问题。都能够赶回来参加会议。
“是。”
“部队需要留守,无法参加会议的人,需要尽快的给我们汇报。得到这里的批准之后,才能够成立。”
“是。”
张学文看了看时间,想了想道:“走,我们快马加鞭,快点回到武昌。下午我们去拜访一下刘静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