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冠军的一天(1/2)
“6秒34!”
杨刚看了眼秒表:“看来科研组的判断是正确的,你适合右腿在前迈出......”杨刚松了口气:“你的左右脚发力点不同,对你的影响还是有的。可能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时间久了养成习惯,顺过来就好。继续吧......”
人体是一个奇妙的结构组织,有的人习惯性用右手,有的人习惯性用左手。习惯性常用的手力量都会比另一条手臂力量大一些。有的人天生力量均衡,这种人很少,遗传性也很强。这是在发育中,因为习惯或者基因影响。
大部分人是因为长期一边手臂用力多些,睡眠或者等等原因,造就人的身体并不是完全左右对称。
比如一般人买衣服,经常用力的手脚,会比经常不用力,或者用力少的手脚长-2cm。也是因为如此,脚掌大小,或者手掌大小肌肉厚度,或者左右腿或者手臂肌肉强度也不同。
钟响开始反复训练,先是六十米,然后百米,适应着新的跑法。
转眼到了上午12点,午餐时间到了。
午餐之后,12点30分,开始进行午休。
本来钟响之前没有午休的习惯的,只是每天早起,训练量有很大,杨刚强制性让钟响需要午间休息一个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这一年来,已经习惯午休。
下午,训练再次开始。
“下午主要是训练后半程冲刺,弯道冲刺,也就是速度与耐力。之后即要去健身房,训练力量。”
上午的时候,钟响向杨刚说了,自己不想分心,不想多说话。所以,杨刚对着摄像头,介绍着下午的训练。
“预备...”
“哔......”
冲刺,加速,弯道冲刺,直线加速......
一遍又一遍,重复,再重复。
训练速度与耐力之后,到了健身房。
健身房训练器具,一系列的设备,让记者与摄影师感觉有些眼花。这里的训练器材与设备,比健身房要丰富得多。很多健身房看不到的器材,在这里都有。
钟响在跑步机上,手上拿着3公斤左右的小哑铃,一边慢跑,一边做着摆臂动作。
做完摆臂训练,钟响开始做卧推,又是深蹲。一系列的训练,让人咋舌的重量,杨倩看的直皱眉,问出了外行人才会问的问题:“田径训练,或者比赛,不都是靠着下半身的力量?我看钟响还要专门训练上肢力量?”
“运动员训练,并不是田径项目就只训练下半身力量。就像举重,也需要跑步一样,身体各种力量均衡,才能发挥最好的训练效果,我们叫这种训练为核心力量训练。”
杨刚说道自己的专业,先是指示着钟响的各种动作规不规范,或者帮助钟响做各种动作。然后对着摄像头说道:“就像刚才,钟响做摆臂动作,而我们都知道,人的双臂是维持身体平衡的,双臂力量大,也有助于运动员下肢力量过大,而导致身体不平衡。”
“就比如,我们速度达到每秒1米,与每秒2米,摆臂的幅度也是不同的。就像钟响,现在做完到训练,有效的摆臂,频率或者速度,是弯道速度提升的关键。我们看比赛,运动员弯道跑的很顺畅,其实如果某一刻摆臂动作或者频率没有掌控好,想要提升速度其实很难。或者身体失衡,而导致跑偏或者摔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