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4x100米亚洲纪(1/4)
陈海见的起跑速度很快,在枪声响起的刹那,就像一头刚出笼的猛虎,瞬间冲上赛道。
陈海见的起跑反应速度很快,绝对速度虽不如钟响,在土将宽裕受伤,不能参加接力的情况下,绝对速度仅次于钟响与日本小将贺明山下。
如果不是钟响的出现,陈海见绝对是国内短跑第一人。因为钟响的出现本来环绕在陈海见身边的光环,逐渐转移到了钟响的身上。而国内短跑领域,这并不能掩盖陈海见的成绩。
陈海见本来主攻100米,兼跑200米。弯道,陈海见有自己独特的跑法,而这种跑法,力压沙特队与泰国队,进入直道已经取得明显的优势。
钟响转身观看,现在虽不是自己在赛道奔跑,钟响也感觉热血沸腾。第一棒陈海见已经取得近一个身位的优势,这种优势一直到第二棒交到韩超明的手中,依旧保持不变,甚至又拉开了更大的优势!
“果然不愧是国内曾经短跑领域的悍将,韩哥的速度绝对不慢!”
韩超明的速度虽不如陈海见,由于年龄的原因,速度不及巅峰,过了不足五十米,本来领先的优势,被日本队与沙特队缩小了不少,依旧有着半个身位的优势。
“韩哥率先进入接力区了!”
钟响有些激动,第二棒的优势虽不是特别明显,但依旧保持者一定的优势。
杨尧祖俯身冲刺,侧着脸注视着迅速靠近的韩超明不断变换的位置。接力赛不仅需要队员之间有合作默契,也需要一定的技术。第一棒需要起跑反应速度快的运动员,奠定第一棒的优势。后面三棒选手需要丈量步点,有一定的接力距离,这种距离是一条直线。等到队友跑到了,自己才开始跑。
这需要长期的共同训练,拥有一定的默契,才能在交接棒的时候不出现失误。钟响与陈海见韩超明杨尧祖,在前来韩国的时候,做了三个月的训练,四个人之间的训练早就磨合出,不需要转身观看,就能够完美接棒的默契。
这需要一定的经验,需要长期的磨合,曾经三个月的训练,现在完美体现出来。
“接!”
身后传来一声虎吼,杨尧祖头也不转,伸出了右手,虎口朝上。
感觉到手心传来一中力道,接力棒稳稳地接在手中。条件反射一般紧紧握住接力棒,杨尧祖开始迈开大步子,拼命加速。
而在第四棒接棒区,钟响全神贯注的注视着杨尧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
“啊......”
就在这时,体育场传来一阵,带着惊讶,惋惜的声音。
第六道韩国队第三棒交接棒的时候,因为第三棒运动员是金旻昊被禁赛之后,替补上来的运动员,与第三棒运动员缺乏一定的默契,接力棒掉地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